豹藥藤,中藥名。為蘿藦科白前屬植物豹藥藤 Cynanchum decipiens Schneid.的根。具有祛風(fēng),殺蟲,止癢的功效。主治疥癬。
中文名稱
豹藥藤別名
四川白前、西川鵝絨藤。毒性
有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fēng),殺蟲,止癢。主治 疥癬。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搽。藥理作用1、抗驚作用:本品及同屬植物西藏牛皮消根中提得的總苷,有與青陽參類似的中樞作用。對于小鼠最大電休克,本品總苷200mg/kg或西藏牛皮消總苷300mg/kg腹腔注射均未見明顯作用,但均可增強苯巴比妥鈉和苯妥因鈉的抗驚厥作用,分別使苯巴比妥鈉EDo從13.0mg/kg降低至2.4mg/kg和2.0mg/kg,使苯妥因鈉的ED50從4.8mg/kg降低至2.2mg/kg;和2.0mg/kg。對于大鼠聲源性驚厥發(fā)作(AS),腹腔注射時EDs分別為188(11.7-30.1)mg/kg和13.6(7.3-25.5)mg/kg,本品總苷100mg/kg灌服隔日l次連續(xù)3次對AS也有明顯持抗作用。
2、鎮(zhèn)靜、鎮(zhèn)痛作用:本品總苷100mg/kg或西藏牛皮消總苷75mg/kg可明顯減少小鼠自發(fā)活動;兩者600mg/kg灌服均可顯著提高小鼠對熱板刺激的痛閾
毒理作用本品總苷和西藏牛皮消總苷腹腔注射對小鼠的LD50分別為496.2mg/kg和327.7mg/kg,對雄大鼠分別為349.0mg/kg和289.5mg/kg,對雌大鼠分別為265.2mg/kg和241.0mg/kg。主要毒性表現(xiàn)為先輕微抑制,自發(fā)活動減少,繼而步態(tài)不穩(wěn),搖晃并發(fā)展為陣攣性驚厥和強直性驚厥,驚厥反復(fù)發(fā)作可持續(xù)10多個小時,并進入驚厥持續(xù)狀態(tài)而死亡。驚厥發(fā)作時動物有嘶叫、大量流涎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11月隨采隨用。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58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