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中藥名。為光柄菇科小包腳菇屬真菌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Bull.ex Fr.)的子實體。具有清熱解暑,補益氣血,降壓的功效。主治暑熱煩渴,體質虛弱,頭暈乏力,高血壓。
中文名稱
草菇別名
稻草菇、蘭花菇、稈菇、麻菇、家生菇、南華菇、草菌、美味苞、腳菇性味歸經
味甘,性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暑,補益氣血,降壓。主治 暑熱煩渴,體質虛弱,頭暈乏力,高血壓。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90g;或作食品常服。化學成分草菇含苞腳菇毒素,狐衣酸。又含麥角甾醇,麥角甾烯醇,24β-甲基膽甾-5,7-二烯-3β-醇,24β-甲基膽甾-7-烯-3β-醇等甾醇類化合物;維生素C、原維生素D2、D4等維生素類,多糖,17種氨基酸。
藥理作用1、抗菌作用:本品所含苞腳菇毒素及狐衣酸對革蘭陽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耐酸恥垢桿菌有抗菌作用。
2、抗癌作用:草菇子實體內含苞腳菇毒素,可使小鼠腹水癌細胞膨脹,并抑制其呼吸作用。
相關論述 劉波《中國藥用真菌》:“性寒,味甘。”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高血壓病:草菇30g。煮食。
2、治各種腫瘤:草菇(鮮)60g,猴頭(鮮)60g。炒食。
3、治齒齦出血,瘀點性皮疹:草菇(鮮)90g。炒食,經常食用。(1-3方出自《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6-10月采收,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性狀子實體多已縱切成兩瓣,完整者菌蓋鐘形,或平展后中部微凸起,直徑5-19cm,灰色或灰黑色,有暗色纖毛,形成輻射條紋。菌肉中部較厚,松軟,黃白色。菌褶較密而寬,不等長,白色或粉紅色。菌柄近圓柱形,長5-18cm,直徑0.8-1.5cm,黃白色或淡黃色,內實。菌托較大,厚,杯狀,污白色,上緣黃黑色。氣香,味特異。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58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