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鰓,中藥材名。本品為蝠鲼科動物雙吻前口蝠鲼、日本蝠鲼及近緣種蝠鲼的鰓。拉丁動物名:1.Mantabirostris(Walbaum)2.Mobulajaponica(MulleretHenle)采收和儲藏:夏、秋季捕撈,捕殺后,將鰓取出,用淡水洗去咸質,曬干。功能主治為:清熱透疹;解毒。主小兒麻疹;麻疹后痢疾;瘡癤。
中文名稱
魚鰓性味歸經
味咸;性寒。歸肺;脾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透疹;解毒。主治 主小兒麻疹;麻疹后痢疾;瘡癤。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化學成分 鰓含粘蛋白(mucin),N-二十四碳酰基-Δ4,5,Δ11,12(Z)-鞘氨醇[N-tetracosanamido-Δ4,5,Δ11,12(Z)-sphingosine],膽甾醇硬脂酸酯(cholesterylstearate),胸腺嘧啶(thymine),膽甾醇(cholesterol),N,N-二甲基尿素(N,N-dimethylurea),尿素(urea),硬脂酸(stearicacid)。相關論述 《中國藥用動物志》:鰓有清熱解毒,透疹之功能。主治小兒麻疹、瘡癤。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性狀鑒別:本品略呈耳狀,長約40cm,寬約16cm。全體由100多塊鰓小瓣組成,每一鰓小瓣又由37塊分離的小瓣左右對稱排列。上部灰黑色,下部由一層極薄的黃的折色膜包裹。質地堅韌。氣微腥,味微咸。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00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