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螺,中藥名。為骨螺科動(dòng)物櫛棘骨螺Murex pecten(Lightfoot)[Murex triremis Perry]、淺縫骨螺Murex trapa Roding、鉤棘骨螺Murex aduncospinosus Beck等的殼。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中耳炎,瘡癰腫毒。
中文名稱
骨螺別名
骨貝、螬螺性味歸經(jīng)
味咸,性平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主治 中耳炎,瘡癰腫毒。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研粉敷。化學(xué)成分 淺縫骨螺殼含碳酸鈣和磷、鉀、鎂、鋅、銅等。藥理作用 骨螺有腮下腺含有骨螺毒素,對魚類、兩棲類及某些無脊椎動(dòng)物均有毒性和麻痹的作用。這種物質(zhì)可能通過刺激神經(jīng)節(jié)和阻斷神經(jīng)肌肉的傳導(dǎo)而起作用。骨螺類均含有柴螺素(murexine),類似于乙酰膽堿,能抑制心臟的搏動(dòng),還可降低血壓。相關(guān)論述 《中國藥用動(dòng)物志》: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的功能。主治癰腫、中耳炎、疔瘡、下肢潰瘍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拖網(wǎng)捕捉,捕得后,用沸水燙死,去肉取殼,洗凈,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1、骨螺:貝殼呈球形,表面螺旋肋及縱肋交織成方格狀。螺層7層,較膨脹。縫合線凹陷呈溝狀,縱肋3條,各有1列長棘,肩角棘特別發(fā)達(dá)。殼口卵圓形,外層邊緣呈齒列狀。氣微,味咸。
2、線縫骨螺:貝殼略呈球形,高91mm,寬40mm,殼面黃褐色,螺層約8層,縫合線淺。每一螺層有3條縱腫肋,螺旋部各縱腫肋的中部生有一尖棘。在體螺層的縱腫肋上具有3支較長的尖刺。殼質(zhì)堅(jiān)硬,殼口卵圓形。外唇邊緣形成大的缺刻,內(nèi)唇下半部向外番翻卷。殼內(nèi)面褶色。氣微,味咸。
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01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