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葉三七,中藥名。為五加科人參屬植物羽葉竹節參 Panax japonicus C.A.Mey.var.bipinnatifidus(Seem.)C.Y.Wu et K.M.Feng【P.bipinnatifidus eem.】的根莖。具有化瘀止血,消腫定痛的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崩漏,外傷出血,月經不調,經閉,產后瘀血腹痛跌打腫痛,勞傷腰痛,胸脅痛,胃脘痛,瘡瘍。
中文名稱
羽葉三七別名
鈕子三七、黃連三七、花葉扭子七、花葉三七、土三七、疙瘩七性味歸經
味微苦、甘,性微溫;歸肝、脾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化瘀止血,消腫定痛。主治 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崩漏,外傷出血,月經不調,經閉,產后瘀血腹痛跌打腫痛,勞傷腰痛,胸脅痛,胃脘痛,瘡瘍。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研末敷。禁忌 孕婦禁服。化學成分 塊莖中含皂苷:羽葉三七苷F1、F2,竹節人參皂苷V、Ⅳ、 Na,姜狀三七苷R1,人參皂苷F1、F2、F3、Rb1、Rb、Rd、Re、Rg1、Rg2,24(S)-假人參苷,珠子參苷。還含人參黃酮。相關論述1、《中國藥用植物志》:“有療傷止血之效。”
2、《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祛痰,消腫。治咯血,尿血,氣管炎,支氣管炎,胸脅胃疼?!?/p>
3、《四川常用中草藥手冊》:“能祛瘀,活血;治跌打損傷,腫脹積聚,癰腫,勞傷吐血等癥?!?/p>
4、《全國中草藥匯編》:“治病后虛弱,肺結核咯血,衄血,經閉,產后血瘀腹痛,寒濕痹痛,跌打損傷?!?/p>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吐血,鼻出血,便血,子宮出血:羽葉三七研末,每服1、5g,每日2次。
2、治癰腫瘡瘍:羽葉三七適量,用陳醋磨濃汁外涂;亦可同時取羽葉三七9g,水煎服。(1、2方出自《寧夏中草藥手冊》)
3、治體弱氣虛:土三七9g,黃芪12g,當歸9g。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9-10月挖取根莖,除盡泥土及細根,曬干或烘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莖細長,節部膨大成類球形,多呈串珠疙瘩狀,側旁著生纖細的不定根,節間細柱形,表面淡棕黃色,有細淺的縱皺紋。質較堅硬,斷面黃白色,有多數細小孔隙。氣微,味苦略甜。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13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