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核,中藥名。為薔薇科櫻屬植物櫻桃Cerasus pseudo cerasus (Lindl.)G.Don的果核。具有發表透疹,消瘤去瘢,行氣止痛的功效。主治痘疹初期透發不暢皮膚瘢痕,癭瘤,疝氣疼痛。
中文名稱
櫻桃核別名
櫻桃米性味歸經
味辛,性溫;歸肺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發表透疹,消瘤去瘢,行氣止痛。主治 痘疹初期透發不暢皮膚瘢痕,癭瘤,疝氣疼痛。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5g。外用:磨汁涂;或煎水熏洗。禁忌2、《本經逢原》:“櫻桃,其核今人用以升發麻斑,力能助火,大非所宜,在春夏尤為切忌。”
注意事項 《滇南本草圖說》:痘癥陽癥忌服。化學成分 種子含氰苷,加水分解可得氰氫酸。相關論述1、《滇南本草圖說》:痘癥色白陷頂不升漿者,為末敷之,可以升漿起長。
2、《本草再新》:敗毒,消疽瘤。
3、《江蘇植藥志》:治麻疹透發不快;煎水洗凈瘡,滅瘢痕。
4、《山東中草藥手冊》:“散熱透疹。”
5、《青島中草藥手冊》:“止痛。主治疝氣疼痛。”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麻疹透發不暢:櫻桃核12-15g。水煎,早晚飯前各服1次。忌食糖蔥、大蒜及飲酒。(《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2、治出痘喉啞:甜櫻桃核二十枚。砂鍋內焙黃色,煎湯服。(《綱目拾遺》)
3、治眼皮生瘤:櫻桃核磨水搽之,其瘤漸漸自消。(《綱目拾遺》引《醫學指南》)
4、治癭瘤初起:櫻桃核醋磨,敷之消。(《絳衰撮要》)
5、治疝氣疼痛:櫻桃核搗碎,醋炒后研末。毎服6g,每日2次。(《青島中草藥手冊》)
6、治瘡痘瘢:用櫻桃仁研細敷之。(《普濟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取成熟果實置于缸中,用器具揉搓,使果肉與核分離,取出核,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果核呈卵圓形或長圓形,長8-10mm,直徑約5mm。先端略尖,微偏斜,基部鈍圓而凹陷,一邊稍薄,近基部呈翅狀。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網狀紋理,兩側各有1條明顯棱線。質堅硬,不易破碎。敲開果核(內果皮)有種子1枚,種皮黃棕色或黃白色,常皺縮,子葉淡黃色。氣無,味微苦。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1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