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中藥名。為葫蘆科西瓜屬植物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et Nakai [ C.vulgaris Schrad.ex Eckl.et Zeyh.]的果瓤。具有清熱利尿,解暑生津的功效。主治暑熱煩渴,熱盛津傷,小便不利;喉痹,口瘡。
中文名稱
西瓜別名
寒瓜、天生白虎湯性味歸經(jīng)
味甘,性寒;歸心、胃、膀胱經(jīng)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尿,解暑生津。主治 暑熱煩渴,熱盛津傷,小便不利;喉痹,口瘡。用法用量 內(nèi)服:取汁飲;或作水果食。注意事項(xiàng) 中寒濕盛者忌服。化學(xué)成分1、西瓜汁含氨基酸:瓜氨酸、α-氨基-β-(1-咪唑基)丙酸,丙氨酸,α-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谷氨酸、精氨酸、磷酸、蘋果酸、乙二醇,甜菜堿,腺嘌呤,果糖,葡萄糖,蔗糖,維生素A、B2、C,β及γ-胡蘿卜素,番茄烴,六氫番茄烴以及鉀鹽為主的鹽類等。
2、瓜瓤含無機(jī)元素:鉀,鈉,鈣,鎂,鐵,磷,鋅,錳,硼;且含天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谷氨酸,組氨酸,丙氨酸,半胱氮酸,纈氨酸,甲硫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組氨酸,脯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
相關(guān)論述1、《飲膳正要》:“主消渴,治心煩,解酒毒。”
2、《日用本草》:“消暑熱,解煩渴,寬中下氣,利小水,治血痢。”
3、《滇南本草》:“治一切熱癥,痰涌氣滯。”
4、《隨息居飲食譜》:“清肺胃,治火毒,時(shí)證。”
5、《中國藥用植物圖鑒》:“西瓜汁膏用于糖尿病有效。”
6、《玉楸藥解》:“甘寒疏利,清金利水。滌胸膈煩躁,泄膀胱熱澀。”
7、汪穎《食物本草》:“療喉痹。”
8、《醫(yī)學(xué)入門》:“病熱口瘡者食之立愈。”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應(yīng)用藥膳食療:
綠豆西瓜粥:
功效:效清熱利尿、消暑止渴、祛淤降壓。
原材料:大米120g,綠豆100g,西瓜瓤150g。
做法:把綠豆用清水泡4小時(shí),西瓜瓤切成丁。先淘凈大米,與綠豆同入鍋。加水,旺火燒沸后用小火熬成粥,再拌入西瓜瓤,煮沸即可。
用法:每天早、晚分食。
相關(guān)配伍1、治陽明熱甚,舌燥煩渴者,或神情昏冒、不寐、語言懶出者:好紅瓤西瓜剖開,用汁一碗,徐徐飲之。(《本草匯言》)
2、治陽性水腫:大西瓜1個(gè),開一小孔,灌入搗爛的紫皮大蒜2頭,蒸熟后,服汁。每次1碗,每日服2次。(《吉林中草藥》)
3、治中暑,小便不利:西瓜汁適量,沖蓮子心湯服。(安徽中草藥》)
4、治夏、秋腹瀉,煩躁不安:西瓜、大蒜。將西瓜切開十分之三,放入大蒜七瓣,用草紙包七至九層,再用黃泥全包封,用空竹筒放入瓜內(nèi)出氣,木炭火燒干。研末,開水吞服。(《草醫(yī)草藥簡便驗(yàn)方匯編》)
5、治口瘡甚者:用西瓜漿水徐徐飲之。(《丹溪心法》)
6、治痔突出,坐立不便:用西瓜煮湯熏洗。(《衛(wèi)生易簡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6-8月采收成熟果實(shí),一般鮮用。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2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