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子,中藥名。為菊科向日葵屬植物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的果實。具有透疹,止痢,透癰膿的功效。主治疹發不透,血痢,慢性骨髓炎。
中文名稱
向日葵子別名
天葵子、葵子性味歸經
味甘,性平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透疹,止痢,透癰膿。主治疹發不透,血痢,慢性骨髓炎。
用法用量1、內服:15-30g,搗碎或開水燉。
2、外用:搗敷或榨油涂。
化學成分種子含脂肪油達50%左右,中有多量亞油酸,達70%,尚有磷脂,β-谷甾醇等甾醇。含有機酸:枸櫞酸,酒石酸,綠原酸,奎寧酸,咖啡酸,酚酸。此外尚有黃曲霉毒素,膽甾醇,氟樂靈,多肽,多酚氧化酶。
藥理作用1、對肝臟及脂質代謝的影響:以葵仁粉飼料(含葵仁粉12.75%和21.00%)喂養大鼠,肝脂變形成率為78%-100%;肝硬變在喂養100天以前形成者甚少,但超過100天以上則有76%-94%的動物形成肝硬變。
2、防癌作用:用二乙基亞硝胺和2-乙酰氨基芴誘發大鼠肝癌前結節,在誘癌前4天,每只動物每日加葵花子仁5-6g,誘癌后分別飼養6星期,檢測指標為癌變標記物γ-谷氨酰轉肽酶(γ-GT)及其同功酶譜,實驗結果,葵花子仁有明顯的防癌作用。
3、抗氧化作用:雄性純系C57小鼠,自斷乳開始補充向日葵子,在飼喂向日葵子組,C57小鼠肝、脾過氧化脂質(LPO)含量明顯低于對照組,脾細胞電泳率(SL-EPM)明顯高于相應對照組。在大鼠飼料中加喂向日葵,可降低血漿和肝中丙二醛的含量及提高硒谷胱甘肽過氧化酶活性的作用。
相關論述1、《醫林纂要》:“去瘀,行濕,解熱,亦能滑胎。”
2、汪連仕《采藥書》:“通氣透膿。”
3、《浙江藥用植物志》:“祛風,透疹。治小兒麻疹不透。”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虛弱頭風:黑色葵花子(去殼)30g。蒸豬腦髓吃。(《貴州草藥》)
2、治小兒麻疹不透:向日葵種子1小酒杯。搗碎,開水沖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3、治血痢:向日葵子30g。沖開水燉1h,加冰糖服。(《福建民間草藥》)
4、治療慢性骨髓炎:向日葵子生熟各半,研粉,調蜂蜜外敷。(《浙江藥用植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9-11月果實成熟后,割取花盤,曬干,打下果實,再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2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