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蝦花,中藥名。為菊科植物咸蝦花的全草。具有疏風清熱,利濕,消腫的功效。主治感冒發(fā)熱,瘧疾,肝陽頭痛,高血壓病,泄瀉,痢疾,風濕痹痛,濕疹,蕁麻疹,瘡癤,乳癰,瘰疬,跌打損傷,瘡口不合,木薯中毒。
中文名稱
咸蝦花別名
大葉咸蝦花、狗籽菜、鯽魚草、狗仔花、萬重花、牛鞭子草、蜻蜒飯、蜂仔草性味歸經(jīng)
味苦、辛,性平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疏風清熱,利濕,消腫。主治 感冒發(fā)熱,瘧疾,肝陽頭痛,高血壓病,泄瀉,痢疾,風濕痹痛,濕疹,蕁麻疹,瘡癤,乳癰,瘰疬,跌打損傷,瘡口不合,木薯中毒。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外用:煎水洗或搗爛水調(diào)敷。化學成分 根含黃酮甙、三萜、植物甾醇、揮發(fā)油、氨基酸、有機酸。相關(guān)論述1、《廣西中草藥》:“清熱止瀉。治熱瀉,頭痛,感冒風熱。”
2、《廣西本草選編》:“疏風清熱,涼血解毒。治久熱不退,瘧疾,高血壓,腸炎,蕁麻疹,濕疹,乳腺炎,木薯中毒。”
3、《全國中草藥匯編》:“清熱利濕,散瘀消腫。治急性胃腸炎,痢疾。外用治瘡癤,跌打損傷。”
4、《福建藥物志》:“消腫解毒。治頸淋巴結(jié)核。”
臨床應用
相關(guān)配伍1、治感冒風熱:狗仔花30g,山芝麻30g。水煎,日分2次服。(《廣西民間常用中草藥手冊》)
2、治小兒水腫:(咸蝦花)根3-5個,加豬瘦肉煎服,可略下鹽。(出自陽春《草藥手冊》)
3、治慢性喉痧:(咸蝦花)鮮葉加片糖少許,搗爛含咽。(出自陽春《草藥手冊》)
4、治乳腺炎:狗仔花60g。和酒捶爛榨汁,加溫內(nèi)服,第1日服2次,以后每日服1次。病情重者,兼用藥渣貼于患處。(《廣東醫(yī)學》1966,(2):19)
5、治頸淋巴結(jié)核:咸蝦花根60g,豬瘦肉適量。燉服。(《福建藥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曬干或鮮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主莖粗4-8mm,莖枝均呈灰棕色或黃綠色,有明顯的縱條紋及灰色短柔毛,質(zhì)堅而脆斷面中心有髓。葉互生,多破碎,灰綠色至黃棕色,被灰色短柔毛。小枝通常帶果序,瘦果圓柱形,有4-5棱,無毛,有腺點,冠毛白色,易脫落。氣微,味微苦。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2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