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力草,中藥名。為石竹科蠅子草屬植物蠅子草 Silene fortunei vis的干燥帶根全草。具有清熱利濕,活血解毒的功效。主治痢疾,腸炎,熱淋,帶下,咽喉腫痛,勞傷發熱,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中文名稱
脫力草別名
鶴草、灑線花、沙參、野蚊子草、脫力草、粘蠅花、蒼蠅花、粘蠅草、土桔梗、銀柴胡、蚊子草、白接骨丹、水白參、白花壺瓶、小葉鯉魚膽、瞿麥沙參、八月白、白花瞿麥、小仙桃草性味歸經
味辛、澀,性涼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濕,活血解毒。主治 痢疾,腸炎,熱淋,帶下,咽喉腫痛,勞傷發熱,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搗汁。外用:鮮搗敷。化學成分 根和葉含氨基酸。藥理作用 對腫瘤的影響:蠅子草根中的化合物低濃度刺繳 Jurkat胂瘤細胞增殖,高濃度抑制增殖,誘導細胞凋亡。相關論述1、《陜西中草藥》:“發表解熱,利咽,活血散瘀,止痛止血,涼血。主治虛勞發熱,小兒疳積發熱,寒熱往來,咽喉疼痛,跌打損傷,骨折,遺尿,淋癥,勞傷等。”
2、《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清熱利濕,解毒消腫。”
3、《全國中草藥匯編》:“外用治蝮蛇咬傷,扭挫傷,關節肌肉酸痛。”
4、《湖南藥物志》:“治頸淋巴結結核。”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痢疾、腸炎:野蚊子草30g,加糖30g水煎服。(出自《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2、治白帶:野蚊子草30g,水煎服。(出自《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3、治全身浮腫:野蚊子草根30g,裝入洗凈去腸雜的母雞肚內,用麻線扎好,放瓦罐內,加水煨至雞肉爛時,去藥渣。食肉飲湯(勿放鹽);或用豬瘦肉500g同煨亦可。(《安徽中草藥》)
4、治急性咽喉炎,扁桃體炎:鮮蠅子草30-60g。搗汁,加蜂蜜適量,用棉簽蘸汁抹咽部,使吐去痰涎。另用本品根30g水煎服。(《浙南本草新編》)
5、治挫傷,扭傷,關節肌肉酸痛:野蚊子草根15g,加燒酒或75%乙醇90g浸泡。取汁外搽傷痛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8-10月采收,鮮用或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全草長50-100cm。根圓錐形或圓柱形,平直或扭曲,長10-20cm,寬1-2cm;表面淺黃色,具縱紋,縱純上布有稍突起的橫紋;質堅硬,折斷面堅實致密,較平坦,莖基部稍帶木質,具粗糙短毛,中部以上多分枝,有柔毛或近于無毛。葉對生;完整葉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25cm,寬2-6mm,先端尖銳,基部狹窄成短柄。聚傘花序頂生,花粉紅色或白色。蒴果棍棒狀。種子赤黃色,有瘤狀突起。氣微,根味微甘,后澀。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2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