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黃皮,中藥名。為蕓香科植物齒葉黃皮Clausena dunniana Levl.[C.willdenowii Levl.;C.dentata(Willd.)auct.non Roem.]的葉及根。具有疏風理氣,除濕和瘀的功效。主治感冒,麻疹,哮喘,胃痛,風濕,水腫,扭挫傷折脫臼。
中文名稱
野黃皮別名
接骨木、山黃皮、假黃皮、山茴香性味歸經
味微辛、苦,性溫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疏風理氣,除濕和瘀。主治 感冒,麻疹,哮喘,胃痛,風濕,水腫,扭挫傷折脫臼。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葉搗爛敷。化學成分 根皮含歐芹屬素乙、齒葉黃皮亭、去甲齒葉黃皮亭。藥理作用 歐芹屬素乙與佛手柑內酯同為呋喃香豆精類,皆屬光活性物質,毒性較佛手柑內酯為大,而較花椒毒素為小。慢性毒性有胃腸刺激,脾及腎上腺的出血,肝的混濁腫脹,脂肪變性及壞死。大鼠服歐芹寓素乙后,出現于大便中,而皮膚中則無,故有人認為它治療白癜風的效果不及花椒毒素(可至皮膚中)。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感冒高熱:山黃皮、桑枝、香精、淡竹葉,水煎服。(《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
2、治全身水腫:山黃皮、老松皮、麥稈、紫蘇梗、蟬蛻,煎水外洗;并內服蘿卜子二次,每次三錢。(《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葉,鮮用;根,洗凈,切片,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3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