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包金,中藥名。為鼠李科勾兒茶屬植物鐵包金Berchemia lineata(L.)DC.[Rhamnus lineata L.]及光枝勾兒茶B.polyphylla Wall.var.leioclada Hand.-Mazz.的莖藤或根。具有消腫解毒,止血鎮痛,祛風除濕的功效。主治癰疽疔毒,咳嗽咯血,消化道出血,跌打損傷,燙傷,風濕骨痛,風火牙痛。
中文名稱
鐵包金別名
烏龍根、勾兒茶、烏口仔、小葉鐵包金、假欖仔、細紋勾兒茶性味歸經
味苦、微澀,性平;歸肝、肺經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消腫解毒,止血鎮痛,祛風除濕。主治癰疽疔毒,咳嗽咯血,消化道出血,跌打損傷,燙傷,風濕骨痛,風火牙痛。
用法用量1、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
2、外用:搗敷;或浸酒涂。
化學成分光枝勾兒茶地上部分含槲皮素,蕓香苷和β谷甾醇。
相關論述1、《嶺南釆藥錄》:“解蛇毒,理惡瘡,搗敷之;理跌打傷,能駁骨止痛,治小腸氣痛,水煎服。”
2、《嶺南草藥志》:“化瘀,除咯血咳血,并有(除)濕毒,定痛功效。”
3、《湖南藥物志》:“清熱,鎮咳祛痰,止血鎮痛。主治肺結核,胃痛,燙火傷。”
4、《全國中草藥匯編》:“化瘀止血,鎮咳止痛。主治肺結核咯血,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精神分裂癥,風濕骨痛,疔瘡癤腫,頸淋巴結腫大,睪丸腫痛。”
5、《福建藥物志》:“補腎益氣,祛風行濕,消腫解毒。主治風毒流注,肺結核,糖尿病,胃潰瘍,睪丸炎,遺精,風濕關節痛,腰膝酸痛,跌打損傷,淋巴結核,蕁麻疹,癰疽腫毒,多發性膿腫,風火牙痛。”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①治療小兒胃納呆滯用鐵包金全草(干)加水煎服,6歲以上每日2兩,3~6歲每日1.6兩,3歲以下每日1兩。連服3~5天。有蛔蟲者給驅蛔藥物。治療126例,結果顯效(胃納大開,飲食恢復正常)98例(77.7%);好轉(進食較前增多,但未恢復正常)18例(14.2%);無效10例(8.1%)。據觀察,用藥后2~3天即見療效。全部病例服藥后均未見任何不良反應。另觀察小兒疳積64例,治愈43例,好轉15例,無效6例。一般服藥2天食欲增加,連服10天顯著好轉。
②治療精神病取鐵包金8兩,木槿2兩,水煎3次,合并濾液,用文火濃縮成1斤,加白糖1兩;分3次用甜酒糟作引沖服。共治狂躁型和憂郁型精神病30例,70%有顯著效果,觀察3~6個月未見復發。
③治療慢性氣管炎取鐵包金莖葉2兩,制成糖漿100毫升,分3次服。連服15日為一療程。治療56例,近期控制24例,顯效17例,好轉13例,無效2例。有效病例的止咳、化痰、平喘作用多于3~5天出現。治程中未見毒性作用。
相關配伍1、治疔瘡:老鼠草30g,搗爛,加鹽花少許,敷患處;并用白菊60g,甘草5g,煎服。(《嶺南草藥志》)
2、治睪丸膿腫:老鼠耳草頭15-30g,鴨蛋1只。水、酒各半煎服。
3、治外痔:老鼠耳鮮草頭30g(洗凈,切片),豬尾口頭1節。水適量燉服。(2、3方出自《閩南民間草藥》)
4、治腦震蕩:鐵包金45g,鉤藤、川芎、白芷各15g。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全國中草藥匯編》)
5、治肺結核:鐵包金鮮根30g,白及15g。水煎服。
6、治胃脘痛:鐵包金30g,蘇鐵干花15g。水煎服。
7、治糖尿病:鐵包金根60g,地耳草30g。燉冰糖服。(5-7方出自《福建藥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7-8月孕苗前割取嫩莖葉,切碎,鮮用或曬干;9-11月采根,鮮用或切片曬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1、鐵包金:根呈圓柱形的短段或片塊,大小長短不一。皮部較厚、堅實,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明顯的網狀裂隙及縱皺紋;木質部寬,橙黃色或暗黃棕色,質堅,紋理致密。氣無,味淡。
2、光枝勾兒茶:莖呈圓柱形,直徑可達1.5cm。表面棕褐色至暗紫色,外被蠟質;質堅硬,難折斷,斷面不整齊,皮部薄,木部淺黃色,髓明顯。葉互生,有短柄,葉片卵圓形,長2-4cm,寬1-2cm,先端漸尖或鈍圓,頂處有芒尖,全緣;上表面灰綠色,下表面黃綠色,羽狀側脈7-9對;葉近革質。氣微、味微苦澀。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31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