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花,中藥名。為石蒜科水仙屬植物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 var.Chinensis Roem.的花。具有清心悅神,理氣調經,解毒辟穢的功效。主治神疲頭昏,月經不調,痢疾,瘡腫。
中文名稱
水仙花別名
金盞銀臺、儷蘭、女星、女史花、姚女花性味歸經
味辛,性涼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心悅神,理氣調經,解毒辟穢。主治神疲頭昏,月經不調,痢疾,瘡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涂。
化學成分花含脂肪酸:硬脂酸,亞麻酸,亞油酸;精油主要成分為丁香油酚,苯甲醛,芐醇,桂皮醇,乙酸芐酯等。生物堿類:水仙素,偽石蒜堿,雪花蓮胺堿,網球花胺,多花水仙堿,漳州水仙堿,9-O-去甲基高石蒜堿。另含水仙苷,蕓香苷。
藥理作用1、抗腫瘤作用:水仙總堿腹腔注射對大鼠Jensen肉瘤、小鼠Croker肉瘤及艾氏腹水癌均有抑制作用。
2、其他作用:水仙花揮發油主要成分丁香油酚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及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乳劑可增加胃黏液分泌。家兔靜脈注射可產生麻醉、降壓與抗驚厥等作用。
毒理作用水仙總堿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182mg/kg。1mg/kg,4mg/kg和16mg/kg可使犬外周血中的白細胞總數增加,注射初能出現嘔吐,但很快即可耐受。
相關論述1、《綱目》:“作香澤涂身,理發,去風氣,又療婦人五心發熱。”
2、《藥性考》:“除嘈雜。”
3、《現代實用中藥》:“治婦人子宮病,月經不調?!?/p>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婦人五心發熱:水仙花、干荷葉、赤芍藥等分。為末,白湯每服二錢。(《衛生易簡方》)
2、治痢疾:水仙花12g,白糖15g。開水煎服。連服3-4d。[《大眾中醫藥》1990,(1):38]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花期采摘花,鮮用或曬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花皺縮成小團塊。展開后,花被管細,先端裂片6,卵圓形,淡黃色,其內可見黃棕色環狀副花冠,有的花被呈重瓣狀。雄蕊6,雌蕊花柱細長,柱頭3裂。氣芳香,味微苦。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36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