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螞蝗,中藥材名。為豆科植物尖葉長柄山螞蝗Podocarpium podocarpum (DC.) Yang et Huang var. oxyphyllum (DC.) Yang et Huang.的全草。具有祛風除濕,活血解毒的功效。主治風濕痹痛,崩中,帶下咽喉炎,乳癰,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中文名稱
山螞蝗性味歸經
味微苦,性平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祛風除濕,活血解毒。
主治風濕痹痛,崩中,帶下咽喉炎,乳癰,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汁搽;或搗敷。
注意事項孕婦慎用。
化學成分葉含山柰甙(kaempferitrin)。
相關論述1、《植物名實圖考》:治哮。
2、《湖南藥物志》:解毒寬腸和胃,消食,祛風,殺蟲。主治風濕關節痛,乳癰潰爛,食物中毒,氣喘。
3、《福建藥物志》:祛風活絡,解毒消腫。治肝炎,風濕關節痛、咽喉炎,跌打損傷,結合膜炎,毒蛇咬傷。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風濕骨痛:山螞蝗9g,豬蹄1只。水燉至肉爛,食肉喝湯。
2、治白帶過多:山螞蝗9g煎服。或山螞蝗、椿根白皮各9g,車前子12g(布包),煎服。
3、治趺打腫痛:鮮山螞蝗根白皮適量,白酒、紅糖各少許。搗爛敷患處,干則更換。
4、毒蛇咬傷:鮮山螞蝗、鮮石胡荽各30g。搗爛加冷開水絞汁服;另取上藥各等量,同搗爛敷傷口,干則更換。(1-4方出白《安徽中草藥》)
5、治疳積:山螞蝗12g,狼巴草6g,羊角豆全草15g。水煎服。
6、治麻疹:山螞蟥4.5g,野高粱6g,黃荊條6g,野油麻4.5g,地胡椒6g。水煎服。(5-6方出自《湖南藥物志》)
7、治結合膜炎:山螞蝗鮮葉適量,搗汁和人乳滴眼。(《福建藥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栽種2-3年,在秋季挖起全株,抖去泥土,鮮用或切段曬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莖圓柱形,直徑0.5-1cm,表面灰綠色,有棱角。可見三出復葉,頂端小葉稍大橢圓狀菱形先端漸尖較鈍,基部楔形,全緣,長4-8cm,寬2-3.5cm,側生小葉較小表面枯綠色,質脆易碎,氣微。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4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