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莪術,中藥名。為姜黃屬植物蓬莪術 Curcuma phaeocaulis Valeton.的根莖。具有行氣破血,消積止痛的功效。主治癥瘕痞塊,瘀血經閉,胸痹心痛,食積脹痛等癥。
中文名稱
蓬莪術別名
蓬術、羌七、廣術、文術、黑心姜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溫;歸肝,脾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行氣破血,消積止痛。主治 療癥瘕痞塊,瘀血經閉,胸痹心痛,食積脹痛等癥。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湯洗;或研末調敷。行氣止痛多生用,破血祛瘀宜醋炒。注意事項 氣血兩虛,脾胃薄弱無積滯者慎服,孕婦忌服。化學成分 莪術主要含有揮發油、二苯基庚烷類及多糖類、酚酸類、甾醇類、生物堿類等成分。相關論述1、《本草圖經》:蓬莪茂,古方不見用者,今醫家治積聚諸氣,為最要之藥。與荊三棱同用之良,婦人藥中亦多使。
2、《湯液本草》:蓬莪茂色黑,濃氣中之血,雖為泄劑,亦能益氣,故孫用和治氣短不能接續。所以大小七香丸,集香丸散及湯內多用此也。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一切冷氣,搶心切痛,發即欲死,久患心腹痛時發者:蓬莪術二兩(醋煮),木香一兩(煨)。為末,每服半錢,淡醋湯下。(《衛生家寶方》)
2、治小腸臟氣非時癌不可忍:蓬莪茂,研末,空心,蔥酒服一錢。(《楊氏護命方》)
3、治奔豚疝瘕:蓬莪術、肉桂、小茴香各等分。為末服。(《本草匯言》)
4、治吞酸吐酸:蓬莪術一兩,川黃連五錢(吳茱萸五錢,同煮,去吳茱萸)。水煎服。(《丹溪心法》)
5、治婦人血氣痛游走及腰痛:蓬術(切片)、干漆(研碎)各二兩。上同炒令漆焦香,取出漆不用,只用蓬術為末,溫酒調下三錢,腰痛用胡桃酒下,游走痛,冷水調下。(《普濟方》)
6、治經來未盡,遍身潮熱,口渴,小腹疼痛,頭痛:三棱(醋炒),莪術(醋炒)、紅花、牛膝、蘇木。水煎,空心服。(《秘傳內府經驗女科》莪術散)
7、治氣不按續,氣短,兼治滑泄及小便數:篷莪茂一兩,金鈴子(去核)一兩。上為末,更入硼砂一錢,煉過研細,都和勻,每服二錢,鹽湯或溫酒調下,空心腹。(孫用和正元散)
8、治上氣喘急:蓬莪茂五錢。酒一盞半,煎八分服。(《保生方》)
9、治霍亂吐利欲死:蓬莪術、藿香、滑石、檳榔、厚樸、蔥頭。水煎冷服。(《馬氏小品》)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冬兩季,莖葉枯萎后采挖,除去地上部分,須根,鱗葉,洗凈,蒸或煮至透心,曬干,切片,置干燥處,防蛀,以備生用或醋制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干燥的根莖,呈卵圓形或紡錘形,長約3-5cm,直徑約1-3cm。外皮灰黃色至棕黃色,略有皺紋,有環形的節,節上有須根痕跡。質堅實而重,極難折斷,破開面灰褐色至黃綠色,角質狀,有光澤,并有一黃白色環及白色的筋脈小點。稍有香氣,味微苦而辛。以個均勻、質堅實、斷面灰褐色者為佳。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45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