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中藥名。為薔薇科蘋果屬植物蘋果Malus pumila Mill.的果實。具有益胃,生律,除煩,醒酒的功效。主治津少口渴,脾虛泄瀉,食后腹脹,飲酒過度。
中文名稱
蘋果別名
柰、頻婆、柰子、平波、超凡子、天然子、頻果、西洋蘋果性味歸經
味甘、酸;性涼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益胃,生律,除煩,醒酒。主治 津少口渴,脾虛泄瀉,食后腹脹,飲酒過度。用法用量 內服:適量,生食,或搗汁,或熬膏。外用:搗汁涂。注意事項 不宜多食,過量易致腹脹。化學成分含小分子脂肪酸,氨基酸,維生素,醇類,酯類,醛類,黃酮類等成分。
藥理作用 除去果膠之蘋果注射液,給家兔(正常的或先給胰島素的)靜脈注射時,能升高血糖,作用較其中所含之葡萄糖所引起者為強,其利尿效果為后者的2-3倍。它還能使離體兔腸之異常運動(以阿托品、乙酰膽堿、鎂鹽或鋇鹽引起過度興奮或過度抑制)正常化,輕度阻止去氧皮質酮對大鼠之升高血壓作用。相關論述1、《千金方》:“益心氣,耐饑。”
2、《食療本草》:“主補中焦諸不足氣,和脾,卒患食后氣不通,生搗汁服之。”
3、《飲膳正要》:“止渴生津。”
4、《滇南本草圖說》:“搽瘡紅暈可散,燒灰存性治水中之毒。”
5、《隨息居飲食譜》:“潤腸悅心,生津開胃,醒酒。”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藥膳食療:
蘋果藕粉:
功效:健脾開胃、益氣補血。對貧血、慢性胃炎有療效。
原材料:藕粉200g,蘋果30g。
做法:把藕粉和水調勻,蘋果切成細末。把藕粉放入鍋內。用微火熬煮,熬到透明時加入蘋果末,稍煮即可。
用法:當點心食用,用量自定。
相關配伍1、治消化不良,少食腹瀉,或久瀉而脾陰不足:蘋果30g,山藥30g,共研細末,每次15-20g,加白糖適量,用溫開水送服。(《食療本草學》蘋果山藥散)
2、治輕度腹瀉:蘋果1000 g,洗凈、去皮、去核、搗爛如泥食用,每次100 g,每日4次。
3、治高血壓病:將蘋果洗凈擠汁服,每次100 g,每日3次,10d為1個療程;或每次吃250 g,每日3次,連續食用。(2、3方出自《果蔬食療》)
4、治胃陰不足,咽干口渴:鮮蘋果1000 g,搗爛取汁,熬成稠膏,加蜂蜜適量混勻,每次1湯匙。(《食療本草學》)
5、治妊娠嘔吐:取鮮蘋果60 g,大米30g炒黃,與水同煎代茶飲用。《果蔬食療》)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早熟品種7-8月采收,晚熟品種9-10月采收。保鮮,包裝貯藏,及時調運。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本品為梨形或扁球形,青色、黃色或紅色,直徑5-10cm,或更大,頂部及基部均凹陷;外皮薄,革質、果肉肉質,內果皮堅韌,分為5室,每室有種子2枚。氣清香,味甜、微酸。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4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