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酸棗,中藥名。為漆樹科南酸棗屬植物南酸棗Choerospondias axillaris(Roxb.)Burtt et Hill的果實(鮮)或果核。具有行氣活血,養心安神,消積,解毒的功效。主治氣滯血瘀,胸痛,心悸氣短,神經衰弱,失眠,支氣管炎,食滯腹滿,腹瀉,疝氣,燙火傷。
中文名稱
南酸棗別名
五眼果、山棗子、人面子、廣棗性味歸經
味甘、酸,性平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行氣活血,養心安神,消積,解毒。主治氣滯血瘀,胸痛,心悸氣短,神經衰弱,失眠,支氣管炎,食滯腹滿,腹瀉,疝氣,燙火傷。
用法用量1、內服:煎湯,30-60g;鮮果,2-3枚,嚼食;果核,煎湯,15-24g。
2、外用:果核煅炭研末,調敷。
藥理作用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廣棗總黃酮對各種實驗性心律失常模型有明顯的對抗作用。從南酸棗果實中提取的總黃酮能明顯降低小鼠耗氧速度和耗氧量,顯著提高小鼠耐缺氧的能力,廣棗總黃酮能明顯對抗大鼠因垂體后葉素所致心電圖ST-T變化,有對抗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律失常和心律減慢的作用。廣棗總黃酮能顯著降低麻醉犬后冠脈阻力,使冠脈流量顯著增加,改善血液流變學特性。廣棗總黃酮能明顯減慢心律,降低血壓和總外周血管阻力。從而降低心肌耗氧量,對動物耐缺氧和急性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
2、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南酸棗果實中酚酸類化合物均具有抑制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3、增強免疫功能:廣棗總黃酮能顯著促進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增強小鼠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
相關論述1、《廣西中草藥》:“清熱毒,殺蟲收斂,消食滯。主治燙火傷,食滯腹滿?!?/p>
2、《四川常用中草藥》:“除濕,收斂。治濕熱腹瀉,口渴,吼喘等癥?!?/p>
3、《實用蒙藥學》:“行氣活血,養心安神。主治氣滯血瘀,心區作痛,神經衰弱,失眠,心跳氣短,心神不安?!?/p>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慢性支氣管炎:冬東子250g,燉肉吃。(《四川中藥志》1979年版)
2、治疝氣:酸棗種仁適量,磨水內服。(《壯族民間用藥選編》)
3、治食滯腹痛:(南酸棗)鮮果2-3枚,嚼食。(《浙江藥用植物志》)
4、治燙傷:酸棗樹果核適量,燒灰存性,研末,茶油調涂患處。(《福建藥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9-10月果熟時采收,鮮用,或取果核曬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果實呈橢圓形或卵圓形,長2-3cm,直徑1.4-2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稍有光澤,具不規則的皺褶;基部有果梗痕。果肉棕褐色。核近卵形,紅棕色或黃棕色,頂端有5個(偶有4或6個)明顯的小孔。質堅硬。種子5顆,長圓形。無臭,味酸。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47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