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蕨,中藥名。為觀音座蓮科觀音座蓮屬植物福建觀音座蓮 Angiopteris fokiensis Hieron.的根莖。具有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主治跌打腫痛,外傷出血,崩漏,乳癰,痄腮,癰腫疔瘡,風濕痹痛,產后腹痛,心煩失眠,毒蛇咬傷。
中文名稱
馬蹄蕨拉丁文名
Angiopteris fokiensis Hieron.別名
觀音座蓮、地蓮花、馬蹄樹、馬蹄香、福建蓮座蕨、山豬肝、羊蹄甲性味歸經
味微苦,性涼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涼血,解毒。
主治主要用于跌打腫痛,外傷出血,崩漏,乳癰,痄腮,癰腫疔瘡,風濕痹痛,產后腹痛,心煩失眠,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鮮品30-60g),或研末,每次3g。外用:搗敷,或研末撒敷。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者不宜用。
相關論述1、《湖南藥物志》:祛風解毒。
2、《廣西本草選編》: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治功能性子官出血,肺燥咳嗽,外傷出血,癰瘡腫毒,腮腺炎,毒蟲、毒蛇咬傷。
3、《全國中草藥匯編》:祛瘀止血。治跌打損傷,外用治疔瘡。
4、《浙江藥用植物志》:安神,祛風濕。治心煩不安,冠心病,四肢風濕痹痛。
5、《福建藥物志》:止痛。治腸炎。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治心煩不安:馬蹄蕨水煎,沖朱砂服。(《湖南藥物志》)
2、治蛇咬傷:馬蹄蕨搗爛敷。(《湖南藥物志》)
3、治疔:馬蹄蕨搗爛敷。
4、治功能性子宮出血:馬蹄蕨研末,用溫開水沖服一錢,一日三次。
5、治創傷出血:馬蹄蕨研末,撒患處,包扎。(3方以下出江西《草藥手冊》)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7-10月采收,切片,曬干或鮮用。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50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