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膏菜,中藥材名。為茅膏菜科植物茅膏菜Drosera peltata Smith var.multisepala Y.Z.Ruan[D.peltata Smith var.lunata.non Clarke]或光萼茅膏菜Drosera peltata Smith var.glabrata Y.Z.Ruan的全草。具有活血行氣,除濕解毒的功效。主治胃痛,痢疾,小兒疳積,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瘰疬,濕疹,疥瘡。
中文名稱
茅膏菜別名
石龍芽草、山胡椒、胡椒草、夏無蹤、白花葉、黃金絲、滴水不干、山地皮、捕蟲草、食蟲草、柔魚草、蒼蠅草、捕蠅草、蒼蠅網、珍珠草、露珠草、無風自動草、地下明珠性味歸經
味甘、辛,性平;歸脾經毒性
有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活血行氣,除濕解毒。
主治胃痛,痢疾,小兒疳積,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瘰疬,濕疹,疥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浸酒。外用:搗敷;或研末撒敷,或敷貼有關穴位。
注意事項本品有毒,內服宜慎。孕婦禁服。葉的水浸液接觸皮膚可引起灼痛、發炎。
化學成分全草含磯松素、茅膏醌、羥萘醌、氫化萘醌等多種醌類成分。
藥理作用1、抗菌作用:茅膏醌在體外有抑制H37RV人型結核桿菌作用,最低抑菌濃度(MIC)為25?/ml,所含礬松素(白花丹)對葡萄球菌等多種細菌有抗菌作用。對結核桿菌的MIC為7.8?/ml,與雙氫鏈霉素的強度相近,在體外對流感病毒也有殺滅作用。礬松素萘醌類除對革蘭陽性及陰性菌有效外,對白念珠菌、溶組織阿米巴原蟲及陰道滴蟲均有效。對醇母菌也有特殊抗菌活性。
2、心血管作用:磯松素抑制心臟并擴張血管引起血壓下降。大鼠口服1mg/100g可增加凝血酶原時間。
3、抗生育作用:大鼠口服磯松素有抗著床和墮胎作用,對兔并有抑制排卵作用。
毒理作用小鼠口服磯松素LD50為40mg/kg,大鼠為65mg/kg用0.1%溶液給豚鼠皮下試驗,72小時后出現大的紅斑。
相關論述1、《本草拾遺》:主赤白久痢
2.《分類草藥性》:下氣。治跌打損傷。
3、《全國中草藥匯編》:治腰肌勞損,瘧疾,角膜云翳,濕疹,神經性皮炎。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①治療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將茅膏菜全草曬干研末,用水調和,做成綠豆或黃豆大小的丸子敷患處(痛點),外加膠布固定,24小時后取去。敷藥后局部有輕微灼痛感,并可出現水泡,此為正常反應。曾治40例,均獲一定效果。
②治療神經性皮炎取鮮茅膏菜全草適量搗爛外擦患處,擦至皮膚灼痛為度,日1次(無鮮品可用干草加白酒適量搗爛)。治療神經性皮炎8例,經3~4次治療后,局部癢止,鱗屑脫落,收到近期療效。
相關配伍1、治食積腹脹,胃痛跌打損傷,腰肌勞傷,風濕性關節炎,淋巴結核:茅膏菜5-15g,煎服,或泡酒(1:10),1次25ml,1日3次。
2、治小兒疳積,神經衰弱:茅膏菜(干品)2.5-5g,研末燉肉吃。(1、2方出自《中國民族藥志》)
3、治風濕關節痛:茅膏菜9g,桑寄生15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4、治神經性皮炎:茅膏菜洗凈,去球莖后,用75%乙醇制成10%酊劑,外搽患處。(《江西省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資料匯編》)
5、治疥瘡:茅膏菜莖、葉研粉與豬油調勻配成約5%油膏外涂、30分鐘后洗去。或用莖、葉適量,水煎外洗。(《廣西本草選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5-6月采,鮮用或曬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全草纖細,長5-25cm。塊莖球形,直徑3-8mm;表面灰黑色,粗糙,先端可見凹點狀莖痕;質輕,斷面粉性,黃色至棕黃色,可見排列不規則的維管束小點。莖圓形,直徑0.5-lmm,表面棕黑色,具縱棱,多中空。葉片半月形,邊緣有多數棕色的絲毛狀物;葉柄細長。莖頂常具花或小蒴果。氣微,味甘。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5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