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草,中藥名。為玄參科鹿茸草屬植物綿毛鹿茸草 Monochasma savatieri Franch.的全草。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主治感冒,肺熱咳嗽,風火牙痛,小兒鵝口瘡,乳癰,月經不調,崩漏,帶下,吐血,便血,外傷出血,風濕骨痛。
中文名稱
鹿茸草別名
千年艾、千重塔、瓶兒蜈蚣草、山門穹、千層矮、龍須草白路箕、毛茵陳、白絲草、土茵陳、梔子草、牙痛草、白頭翁、六月霜、白山艾、白龍骨、白杉笠、于層樓、千年春、千年霜、滿山白、白頭毛、白雞毛、四季青、瓜子草性味歸經
味苦、澀,性涼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治 感冒,肺熱咳嗽,風火牙痛,小兒鵝口瘡,乳癰,月經不調,崩漏,帶下,吐血,便血,外傷出血,風濕骨痛。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鮮品30-60g。外用:煎水洗或鮮品搗敷。化學成分 地上部分含兩種環烯醚萜苷即MS-5、MS-6,及梓醇、巴爾蒂苷、桃葉珊瑚苷、洋丁香酚苷、去甲玉葉金花苷酸甲酯、7-O-乙酰基8表馬錢子苷酸。全草含甘露醇。藥理作用 抑制醛糖還原酶的作用:鹿茸草丙酮提取物抑制兔晶體醛糖還原酶的活性,從中分離得到洋丁香酚苷對該酶抑制作用較強。相關論述1、《杭州藥植志》:治乳癌、乳癰,血管瘤,爛腳瘡。
2、《江西草藥》:涼血,止血,解毒,止痛。冶急性胃腸炎,菌痢,牙痛,熱淋,毒蛇咬傷。
3、《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治小兒高熱驚鳳,咳嗽,吐血,水瀉。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咳嗽:鹿茸草12g。水煎兌冰糖服(《湖南藥物志》
2、治急性胃腸炎、菌?。喊酌谷撞?0g。水煎服。每日1劑。
3、治乳癰、腫毒:鮮鹿茸草30g。甜酒糟適量,搗汁每口3次服,藥渣搗敷。
4、治吐血:鹿茸草60g,麥冬15g,川貝6g。水煎服,白糖為引,每日1劑。(出自《江西草藥》)
5、治腸風便血:六月霜三錢,同豬大腸燉熟,食腸及湯。(出自《中醫藥實驗研究》)
6、洽虛火牙痛:六月霜二錢,枸杞根五錢,毛姜三錢。水煎服;或用豬瘦肉二、三兩燉湯服。(出自《中醫藥實驗研究》)
7、治產后傷風:干綿毛鹿茸草30g,白牛膽干全草30g。水煎,調紅糖服。(《福建中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3-6月采收,鮮用或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57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