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葉,中藥名。為無患子科龍眼屬植物龍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的葉或嫩芽。具有發表清熱,利濕解毒的功效。主治感冒發熱,瘧疾,疔瘡,濕疹。
中文名稱
龍眼葉拉丁文名
Dimocarpus long-an Lour.性味歸經
味甘、淡、性平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發表清熱,利濕解毒。
主治本品主治感冒發熱,瘧疾,疔瘡,濕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研末調敷。
注意事項尚不明確。
化學成分葉含槲皮素、槲皮苷、鞣酸、無羈萜、表無羈萜醇、16-三十一烷醇、β-谷甾醇、甾醇及其β-D-葡萄糖苷。
相關論述1、《滇南本草圖說》:葉曬干為末,敷搽小兒七星處,出痘瘡時只出數點,而又解胎毒。
2、《生草藥性備要》:治疳疔,殺蟲,作茶飲明目,嫩葉蒸水,加冰片搽眼眩爛。
3、《本草求原》:洗疔、痔、疳瘡、爛腳。
4、《廣西本草選編》:清熱涼血。治感冒發熱,陰虛發熱,尿道炎。
5、《全國中草藥匯編》:清熱解毒,解表利濕。預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感冒,腸炎;外用治陰囊濕疹。
6、《廣西民族藥簡編》:治經閉,感冒,黃疸型肝炎。
?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預防流感,感冒:龍眼葉9-15g。煎水代茶飲。(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2、治瘧疾:龍眼葉七葉,合芝麻一酒盞,清水二杯煎杯。在瘧疾發作前2h內服1-2次。
3、治孕娠胎動腹痛:龍眼葉十多葉,生米一盞,食鹽少許合煎湯內服。(2、3方出自《泉州本草》
4、治頭瘡:龍眼葉研末,和鮮雞蛋清或茶油調勻,涂患處。
5、治牙疳:龍眼葉燒灰研末,撒牙齦上。(4、5方出自《福建藥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老葉全年均可采收,3-4月采收嫩芽,鮮用或曬干。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57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