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子草,中藥材名。本品為蓼科植物細刺毛蓼的全草及根。開花期間采收。功能主治為:散寒活血。治麻疹,羊毛疔,跌損后受寒,陰寒及陳寒。
中文名稱
蓼子草別名
小毛蓼(《種子植物名稱》),小蓼子草、紅蓼子(《四川中藥志》)。性味歸經(jīng)
《四川中藥志》:性溫,味淡微辣,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散寒活血,透疹。主治 《四川中藥志》:散寒活血。治麻疹,羊毛疔,跌損后受寒,陰寒及陳寒。用法用量 內服:水煎或酒煎,2~5錢。外用:煎水洗。相關論述 《四川中藥志》:散寒活血。治麻疹,羊毛疔,跌損后受寒,陰寒。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①治麻疹不現(xiàn):蓼子草搗爛或搓爛外滾,或煎水冼。
②治太熱大燒不退:蓼子草外滾胸前或背心,并浸汁內服。
③治瘧疾日久不愈:紅蓼子草一根,煨酒服。
④治羊毛疔:紅蓼根四兩。搗碎煨酒服;如另加野煙頭七個,魚鰍串二兩,馬蹄草七個,煨酒乘極熱時服一杯,更妙。(選方出《重慶草藥》)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此外,同屬植物酸模葉蓼P.Lapathifo-liumL.(參見假辣蓼條)及蠶繭草P.JaponicumMeissn.(參見蠶繭草條),在四川亦作蓼子草用。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62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