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中藥名。為蕓香科柑橘屬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成熟果實。具有潤肺生津,理氣和胃的功效。主治消渴,嘔逆,胸膈結氣。
中文名稱
橘別名
黃橘、橘子性味歸經
味甘、酸,性平;歸肺、胃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潤肺生津,理氣和胃。主治 消渴,嘔逆,胸膈結氣。用法用量1、內服:適量,作食品;亦可蜜煎,醬菹,或配制成藥膳。
2、外用:搽涂。
注意事項 不可多食,風寒咳嗽及有痰飲者不宜食。化學成分果汁含黃酮類:橙皮苷,柚皮蕓香苷。還含葡萄糖,果糖,蔗糖,蘋果酸,枸櫞酸等及維生素C。果肉含胡蘿卜素,隱黃素,維生素B1。果實含β谷甾醇,-香樹脂醇,赤霉素GA1、GA4、GA8、GA9、GA17、GA19、GA20、GA24、GA29、GA44、GA53等。
藥理作用 抗癌作用:橘的果皮和果肉中β-隱黃素比β-胡蘿卜素具有更高的抗消化道癌活性。相關論述1、《食療本草》:“止泄痢。食之下食,開胸膈痰實結氣,下氣不如皮。”
2、《本草抬遺》:“甜者潤肺。”
3、《日華子》:“止消渴,開胃,除胸中膈氣。”
4、《飲膳正要》:“止嘔下氣,利水道,去胸中瘕熱。”
5、《日用本草》:“止渴,潤燥,生津。”
6、《醫林纂要》:“除煩,醒酒。”
7、《食物中藥與便方》:“治燙傷。”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燙傷:爛橘子(適量)放在有色玻璃瓶里,密封貯藏,越陳越好,搽涂患處。(《食物中藥與便方》)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10-12月果實成熟時,摘下果實,鮮用或冷藏備用。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67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