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血李,中藥名。為薔薇科植物杏李 Prunus simonii Carr 【P.simonni Decaisne】的根或葉。具有清熱除煩,利水通淋,止血散瘀的功效。主治消渴,心煩,白濁,水腫,吐血,崩漏,閉經,跌打損傷。
中文名稱
雞血李別名
紅李、秋根子性味歸經
味苦,性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除煩,利水通淋,止血散瘀。主治 消渴,心煩,白濁,水腫,吐血,崩漏,閉經,跌打損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60g。外用:搗敷。注意事項 《秦嶺巴山天然藥物志》:“凡驚癲癇疾,肝氣不足者忌用。”相關論述1、《分類草藥性》:散血,消氣。治跌打,血氣痛,男子吐血。
2、《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治消渴,心煩,吐血,赤白帶下,小兒暴熱。
3、《四川中藥志》:治腳氣,奔豚氣,熱毒,煩躁。
4、《重慶草藥》:調經,治血崩。
5、《貴州草藥》:和皿通經,利水通淋。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經閉:雞血李根五錢,小血藤、吳萸各三錢,木通、大血藤、桐子根、面根藤各二錢,生美一錢。煨水服。
2、治吐血:雞血李根二兩,煨水服。
3、治白濁:雞血李根二兩,木賊一兩。煨水服。
4、治水腫:雞血李葉二兩,車前草一兩。煨水服。
5、治刀傷:雞血李葉適量,搗絨敷傷口。(選方出《貴州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采集。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葉大多皺縮卷曲,有的破碎,完整葉片呈長橢圓狀披針形,長7-10cm,寬2-3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有鈍齒。上面灰綠色,主脈、側脈明顯下陷,下面暗綠色,中脈、側脈不明顯突起,側脈弧形,與主脈呈銳角,葉柄短而粗,有2-4腺體,托葉膜質,線形,質脆。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69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