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草,中藥名。為禾本科金發(fā)草屬植物金絲草Pogonatherum crinitum(Thunb.)Kunth的全草。具有清熱涼血,利濕解毒的功效。主治熱病煩渴,吐血,衄血,咳血,尿血,血崩,黃疸,水腫,淋濁帶下,小兒疳熱,疔瘡癰腫。
中文名稱
金絲草別名
落蘇、貓毛草、黃毛草、肥馬草、槍草性味歸經(jīng)
味苦,性寒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涼血,利濕解毒。主治 熱病煩渴,吐血,衄血,咳血,尿血,血崩,黃疸,水腫,淋濁帶下,小兒疳熱,疔瘡癰腫。用法用量1、內(nèi)服:煎湯,9-15g;鮮品可用至30-60g。
2、外用:煎湯熏洗,或研末調(diào)敷。
注意事項 脾胃虛寒者慎服。化學(xué)成分 本品含黃酮苷,酚類,氨基酸,有機酸和糖類。相關(guān)論述1、《綱目》:“主治吐血,咳血,衄血,下血,血崩,瘴氣,解諸藥毒,療癰疽疔腫惡瘡,涼血散熱?!?/p>
2、《廣東中藥》:“清熱,利水通淋,涼血。主治淋濁,肝熱,疳積,小兒尿短。”
3、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尿路感染,腎炎,水腫,感冒高熱,黃疸肝炎,糖尿病。”
4、《云南中草藥》:“主治小兒夏季熱,黃疸型肝炎,痢疾,肺癆,病后體虛。根治尿路結(jié)石。”
5、《福建藥物志》:“主治乳糜尿,尿道結(jié)石,白帶,小兒疳熱,初生兒腹脹?!?/p>
臨床應(yīng)用
相關(guān)配伍1、治糖尿?。航鸾z草60g,白果12枚。酌加水煎服。(《福建民間草藥》)
2、治黃疸型肝炎:金絲草30g,龍膽草,梔子各15g水煎服。
3、洽尿路感染:金絲草海金沙各15g。水煎服。(2、3方出自《福建藥物志》)
4、治白帶:金絲草30g,銀杏14枚。水酌量煎服。(《閩東本草》)
5、治癰疽疔腫,一切惡瘡:金絲草灰二兩,醋拌曬干,貝母五兩,去心,白芷二兩,為末,以涼水調(diào)貼瘡上,香油亦可或加龍骨少許。(《綱目》鐵箍散)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栽后第一年冬季收1次,以后每年的6月和10月各收獲1次,割取地上部分,捆成小把,曬干或鮮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莖、葉、花序的混合段狀。根黃白色須狀。莖細(xì)圓形光滑,節(jié)明顯膨大。切段面類白色,中空。葉多破碎。總狀花序,密生金黃色的柔軟長芒,形似貓尾。氣微,味微苦。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7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