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真香,中藥名。為豆科植物黃檀屬植物降香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的樹干和根部心材。具有行氣活血,止痛,止血的功效。主治脘腹疼痛,肝郁脅痛,胸痹刺痛,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中文名稱
降真香別名
紫藤香、降真、降香性味歸經
味辛,性溫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行氣活血,止痛,止血。主治 脘腹疼痛,肝郁脅痛,胸痹刺痛,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用法用量 9-15g,入煎劑宜后下,外用適量,研細末敷患處。注意事項1、《本經逢原》:血熱妄行、色紫濃厚、脈實便秘者禁用。
2、《本草從新》:癰疽潰后,諸瘡膿多,及陰虛火盛,俱不宜用。
化學成分 印度黃檀的心材含黃檀素、去甲黃檀素、異黃檀素、黃檀素甲醚、黃檀酮和黃檀色烯。藥理作用 印度黃檀能顯著縮短家兔血漿的再鈣化時間。黃檀素給兔1次口服50毫克/公斤,有微弱的抗凝作用(凝血酶元時間作指標)。在離體兔心灌流時,黃檀素能顯著增加冠脈流量,減慢心率,輕度增加心跳振幅,不引起心律不整。去甲黃檀素作用相似。印度產降香的各種提取物(水、醇及醚)對大鼠甲醛性關節炎,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相關論述1、《本草經疏》:降真香,香中之清烈者也,故能辟一切惡氣。入藥以番舶來者,色較紅,香氣甜而不辣,用之入藥殊勝,色深紫者不良。上部傷,瘀血停積胸膈骨,按之痛或并脅肋痛,此吐血候也,急以此藥刮末,入藥煎服之良。治內傷或怒氣傷肝吐血,用此以代郁金神效。
2、《本經逢原》:降真香色赤,入血分而下降,故內服能行血破滯,外涂可止血定痛。又虛損吐紅,色瘀昧不鮮者宜加用之,其功與花蕊石散不殊。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打撲傷折,內損肺肝:紫金皮、降真香、補骨脂、無名異(燒紅,酒淬七次)、川續斷、琥珀(另研)、牛膝(酒浸一宿)、桃仁(去皮尖)、當歸(洗,焙)、蒲黃各一兩,大黃(濕紙裹煨)、樸硝(另研)各一兩半。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濃煎蘇木當歸酒調服。(《奇效良方》大紫金皮散)
2、治金刃或打撲傷損,血出不止:降真香末、五倍子末、銅末(是削下鏡面上銅,于乳缽內研細)等分或隨意加減用之。上拌勻敷。(《百一選方》)
3、治癰疽惡毒:番降末、楓乳香等分。為丸熏之,去惡氣。(《瀕湖集簡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除去邊材,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干燥的根部心材,呈條塊狀。表面紅褐色至棕紫色,有刨削之刀痕,光滑有光澤,并有縱長線紋。如劈裂之,斷面粗糙,強木質纖維性,紋理細而質堅硬;氣香味淡稍苦,燒之香氣濃郁。以紅褐色、結實、燒之有濃郁香氣,表面無黃白色外皮者為佳。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79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