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蒿,中藥名。為紫葳科角蒿屬植物角蒿Incarvillea sinensis Lam.[I.variabilis Batalin;I.sinensis Lam.subsp.variabilis(Batalin)Grierson]的全草。具有祛風濕,解毒,殺蟲的功效。主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口瘡,齒齦潰爛,耳瘡,濕疹,疥癬,陰道滴蟲病。
中文名稱
角蒿別名
烏曲瑪保(藏名)性味歸經(jīng)
味辛、苦,性寒毒性
小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濕,解毒,殺蟲。主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口瘡,齒齦潰爛,耳瘡,濕疹,疥癬,陰道滴蟲病。
用法用量 外用:燒存性研末摻,或煎湯熏洗。化學成分 地上部分含生物感:角蒿酯堿,角蒿原堿,角蒿特靈酯堿。相關(guān)論述1、《唐本草》:主干濕gU諸惡瘡有蟲者。
2、《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治干濕皮疹,陰道滴蟲病,疥瘡,齒齦腐爛及耳瘡,燒灰涂擦。風濕痹痛、筋骨疼痛,煎湯熏洗。
臨床應用
相關(guān)配伍1、治齒靳宣露:角蒿灰夜敷靳間使?jié)M,勿食油。(《千金方》)
2、治口中瘡久不瘥,入胸中并生瘡:角蒿灰敷之。有汁吐之,不得咽也。(《千金方》)
3、治小兒口瘡:角蒿灰貼瘡。(《小兒宮氣方》)
4、治月蝕耳瘡:蒿灰摻之良。(《瀕湖集簡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10月采收,切段,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本品根圓柱狀,上端常殘留有莖和葉的殘基,質(zhì)脆,斷面類白色至淡黃色,皮部顏色較深,疏松,顆粒狀,髓明顯。葉皺縮,完整葉片長矩圓形,羽狀全裂,裂片大小不一,暗綠至淡黃色。花皺縮,淡紫色或黑褐色;濕展后呈漏斗狀,先端5淺裂,雄蕊4,柱頭漏斗形,偶見蒴果,具4棱。氣微,味淡。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7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