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味草,中藥名。為唇形科姜味草屬植物姜味草Micromeria biflora(Ham.ex D.Don)Benth.的全草。具有散寒解表,溫中,消積的功效。主治風寒感冒,小兒肺炎,胃寒脘痛,腹脹,惡心嘔吐,泄瀉,痢疾,癥瘕,寒疝,小兒蟲積腹痛。
中文名稱
姜味草別名
地生、柏枝草、香草、靈芝草、小姜草、小香草性味歸經
味辛,性溫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散寒解表,溫中,消積。主治 風寒感冒,小兒肺炎,胃寒脘痛,腹脹,惡心嘔吐,泄瀉,痢疾,癥瘕,寒疝,小兒蟲積腹痛。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化學成分 從姜味草全草揮發油中分離并鑒定出24個成分:苯甲醛,6-甲基-5-庚烯-2-醇,6-甲基-5-庚烯-2-酮,1-環已烯-1-甲基酮,檸檬烯,順-氧化芳樟醇,反-氧化芳樟醇,側柏酮(thujone),3-對-孟烯-9-醇,氧化戊二烯,順-葛縷酮,橙花醛,,百里香酚,乙酸香茅酯,乙酸橙花酯,腳6醇乙酸酯,β-丁香烯,草烯,γ-衣蘭油烯和ξ-畢澄茄烯。相關論述 《滇南本草》:燥脾暖胃,進飲食,寬中下氣。療九種胃氣疼痛,面寒痛,胸膈氣脹,肚腹冷痛,嘔吐惡心,噎膈翻胃,五積六聚,痞塊疼痛,男子寒疝疼,婦人癥瘕成痛。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胃氣,面寒疼痛:姜味草為末。熱酒服。(《滇南本草》)
2、治胃寒氣滯疼痛,氣食飽脹:姜味草,水煎服。(《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3、治心積:姜味草三錢,石菖蒲一錢,甘草一錢,厚樸一錢,草豆蔻二錢。共為末。每服一錢,滾水點酒服。為丸亦可。
4、治肝積:姜味草三鑰,青皮五分,川芎二錢,柴胡一錢,小茴香二錢,草豆蔻三錢。共為末,或為丸。滾水點酒服一錢。
5、治脾積:姜味草三錢,吳萸二錢,草豆蔻二錢,吳神曲二錢,甘草五分。共為末,或為丸。滾水點酒服。
6、治肺積:姜味草二錢,姜黃二錢,白豆蔻二錢,木香五分。共為末,或為丸。每服一錢,滾水點酒服。
7、治腎積:姜味草三錢,益智仁二錢,沉香二錢,荔枝核七個(焙)。共為末,或為丸。每服一錢,滾水點酒服。
8、治寒疝疼痛:姜味草為末。滾水點酒服。(3方以下出《滇南本草》)
9、治疝氣痛:姜味草一錢,倒提壺三錢,荔枝核七枚。共研末。每用五分,與糯米白酒蒸服。(《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10、治小兒蟲犯肚腹,疼痛或嘔吐或瀉:姜味草五分。點酒服。疼止盾,服下蟲散下蟲。(《滇南本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6-10月采收,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8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