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荊芥,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假荊芥Nepeta cataria L.的全草。具有祛風發汗,解熱透疹,散瘀止血的功效。主治感冒,頭痛,發熱惡寒,咽喉腫痛,結膜炎,麻疹不透;炒炭后用治吐血、衄血,便血。
中文名稱
假荊芥別名
土荊芥、假蘇、山藿香性味歸經
味辛,性溫;歸肺、肝、脾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祛風發汗,解熱透疹,散瘀止血。
主治主要用于感冒,頭痛,發熱惡寒,咽喉腫痛,結膜炎,麻疹不透;炒炭后用治吐血、衄血,便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外用:搗敷。
注意事項陰虛者不宜用。
化學成分含揮發油,由假荊芥內酯、異假荊芥內酯、二氫假荊芥內酯、異二氫假荊芥內酯、5,9-去氫假荊芥內酯、假荊芥酸、假荊芥酐和石竹烯、丁香油酚等組成。另含胡蘿卜素等。
藥理作用因含揮發油,故可作芳香劑或驅風劑,咀嚼其葉,可治牙痛。
相關論述1、《西藏常用中草藥》:祛風發汗,解熱,透疹,止血。治傷風感冒,頭痛,發熱怕冷,咽喉腫痛,結膜炎,麻疹不透。炒炭后用于吐血,衄血,便血。
2、《中草藥土方土法戰備專輯》:散瘀消腫,止血止痛。治跌打損傷,吐血,衄血,外傷出血,毒蛇咬傷,疔瘡癤腫。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7-9月割取全草,陰干。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8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