薺菜,中藥名。為十字花科薺屬植物薺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L.) Medic的全草。具有利水消腫,明目,止血的功效。主治水腫證、肝熱目赤,目生翳膜、血熱出血、淋證、崩漏等。
中文名稱
薺菜拉丁文名
Herba Capsellae Bursapastoris別名
薺、靡草、護生草、羊菜、雞心菜、凈腸草性味歸經
味甘、淡,性涼;歸肝、脾、膀胱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利水消腫,明目,止血。
主治主要用于水腫證、肝熱目赤、目生翳膜、血熱出血、淋證、崩漏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鮮品60-120g;或入丸、散。外用:搗汁點眼。
注意事項孕婦禁用。
化學成分全草含黃酮類:二氫非瑟素,山奈酚-4’-甲醚,槲皮素-3-甲醚,棉花皮素六甲醚,香葉木甙,3,4’,7-三羥基黃烷酮,洋槐黃素又名刺槐乙素,蕓香甙,木犀草素-7-蕓香糖甙,生物堿類:膽堿,乙酸膽堿,芥子堿,育亨賓,麥角克堿,脂肪酸類:棕櫚酸,延胡索酸、草酸,酒石酸,蘋果酸。氨基酸類:對氨基苯磺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還含有側金盞花醇,黑芥子苷。
藥理作用1、對生殖系統的作用:有類似麥角的作用,其浸膏用于動物體子宮或腸管,均呈顯著收縮作用。
2、對血液系統的作用:薺菜中含薺菜酸,有止血作用。
3、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薺菜的全草提取物能使鼠、貓、兔、犬一過性血壓下降,對在位犬心及離體豚鼠心臟的冠狀血管有擴張作用。
4、此外,薺菜還有興奮呼吸、退熱、利尿作用。
相關論述1、《別錄》:主利肝氣,和中。
2、《藥性論》:燒灰(服),能治赤白痢。
3、《千金?食治》:殺諸毒。根,主目澀痛。
4、崔禹錫《食經》:補心脾。
5、《日用本草》:涼肝明目。
6、《綱目》:明目,益胃。
7、《現代實用中藥》:止血。治肺出血,子宮出血,流產出血,月經過多,頭痛、目痛或視網膜出血。
8、《陸川本草》:消腫解毒,治瘡癤,赤眼。
9、《南寧市藥物志》:治乳糜尿。
10、《廣西中藥志》:健胃消食,化積滯。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治內傷吐血:薺菜30g,蜜棗30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2、治崩漏及月經過多:薺菜30g,龍芽草30g。水煎服。(《廣西中草藥》)
3、治尿血:鮮薺菜125g。水煎,調冬蜜服,或加陳棕炭3g,沖服。(《福建藥物志》)
4、治肺熱咳嗽:(薺菜)全草用雞蛋煮吃。(《滇南本草》)
5、治高血壓病:薺菜、夏枯草各60g。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6、治暴赤眼,疼痛磣澀:薺菜根,搗絞取汁,以點目中。(《圣惠方》)
7、治風濕性心臟病:薺菜60g,鮮苦竹葉20個(去尖)。水煎代茶飲,每日1劑,連服數月。(《青島中草藥手冊》)
8、治腫滿腹大,四肢枯瘦,小便澀濁:甜葶藶(紙隔炒)、薺菜根等分。上為末,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陳皮湯嚼下。(《三因方》葶藶大丸)
鑒別用藥薺萊與馬齒莧:兩者都歸肝經,均能涼血止血,止痢,用于瀉痢,以及血熱所致崩漏、便血等出血證。但薺菜性味甘涼,又歸胃經,善于清熱利水,用治水腫等;兼能明目降壓,用于高血壓病及目赤澀痛。馬齒莧性味酸寒,又歸大腸經,以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為長,善治濕熱下痢;又可涼血消腫,治療癰腫瘡毒。
藥膳食療1、馬齒莧薺菜汁:
(1)功效:清熱解毒、利濕瀉火。對急性前列腺炎、尿路感染、慢性腸炎均有療效。
(2)原材料:鮮馬齒莧500g。鮮薺菜500g。
(3)做法:把鮮馬齒莧、鮮薺菜去雜洗凈,在溫開水中浸泡30分鐘,取出后連根切碎,放到榨汁機中,榨成汁。把榨后的馬齒莧、薺菜渣用適量溫開水浸泡10分鐘,重復絞榨取汁,合并2次汁,用紗布過濾。把濾后的馬齒莧薺菜汁放在鍋里,用小火煮沸即可。
(4)用法:每天早、晚分飲。
2、薺菜粥:
(1)功效:補虛健脾、明目止血。適用于慢性腎炎、水腫及肺胃出血、便血、尿血目赤目暗、視網膜出血等癥。
(2)原材料:鮮薺菜90g,粳米100g。
(3)做法:將鮮薺菜采來,挑選、洗凈,切成2cm長的節,將粳米淘洗干凈,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把切好的薺菜放入鍋內,置武火上煮沸,用文火熬煮至熟。
(4)用法:每日2次,溫熱服食。
3、苦瓜薺菜肉湯:
(1)功效:清心祛暑、瀉肝利水。適用于高血壓病屬肝陽上亢型者,癥見頭暈頭痛心悸失眠、心煩易怒、口渴咽干或目赤腫痛等。
(2)原材料:鮮苦瓜200g,薺菜50g,豬瘦肉100g。
(3)做法:豬瘦肉洗凈切片,苦瓜去瓤切片,薺菜去根、洗凈。先將薺菜加水適量,文火煮30分鐘,撈出再入苦瓜、瘦肉煮熟,調味。
(4)用法:食肉喝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3-5月采收,洗凈,曬干。
炮制方法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搶水洗凈,切段,干燥,篩去灰屑。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中,密閉,置陰涼干燥處,防霉。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主根圓柱形或圓錐形,有的有分枝,長4-10cm;表面類白色或淡褐色,有許多須狀側根。莖纖細,黃綠色,易折斷。根出葉羽狀分裂,多卷縮,展平后呈披針形,頂端裂片較大,邊緣有粗齒;表面灰綠色或枯黃色,有的棕褐色,紙質,易碎;莖生葉長圓形或線狀被外形,基部耳狀抱莖。果實倒三角形,扁平,頂端微凹,具殘存短花往。種子細小倒卵圓形,著生在假隔膜上,成2行排列。搓之有清香氣,味淡。
飲片性狀為不規則的段片,根呈須狀分枝。莖生葉狹披針形,多破碎,葉緣呈不規則的缺刻或鋸齒。總狀花序,呈十字展開。短角果呈扁三角狀心形,有細柄,淡黃色。種子細小,倒卵圓形,深褐色。氣微,味淡而澀。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9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