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櫨,中藥名。為漆樹科黃櫨屬植物黃櫨Cotinus coggyria Scop.,以根、樹枝及葉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的功效。主治根、莖:急性黃疸型肝炎,慢性肝炎(遷延性肝炎),無黃疸型肝炎,麻疹不出;葉:丹毒、漆瘡。
中文名稱
黃櫨別名
黃道櫨、黃櫨材、櫨木、月亮柴性味歸經(jīng)
味辛、苦,性涼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解毒、散瘀止痛。
主治根、莖:急性黃疸型肝炎,慢性肝炎(遷延性肝炎),無黃疸型肝炎,麻疹不出。
葉:丹毒、漆瘡。
用法用量用量3-9g(治肝炎,成人每日30g,小兒減半,煎2次,合并一起,早晚各服1次);外用枝、葉煎水洗或葉搗爛敷患處。
化學(xué)成分根含楊梅皮素、沒食子酸及三種鞣質(zhì)成分,以三甲基沒食子酰葡萄糖為主。木部含非瑟素及硫磺菊素。環(huán)錦熟黃楊堿D、C及環(huán)原黃楊堿A、C、沒食子酸、原兒茶酸及槲皮素。枝條含漆黃素。葉含生物堿:黃楊醇堿E、環(huán)朝鮮黃楊堿B、環(huán)小葉黃楊次堿、環(huán)錦熟黃楊堿D、黃楊堿E、環(huán)小葉黃楊堿等。
藥理作用1、抑菌試驗(yàn):黃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綠色鏈球菌、肺炎球菌、腦膜炎球菌、黃色奈瑟氏菌、卡他球菌、流行性感冒桿菌、白喉?xiàng)U菌、傷寒桿菌、弗氏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等均有抑制用。
2、環(huán)常綠黃楊堿D、C及環(huán)原黃楊堿C均具有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
3、黃櫨糖漿具有保護(hù)化學(xué)性肝損傷,降低膽道括約肌張力、增加膽汁流量的作用,并能提高機(jī)體免疫功能。
4、具有明顯的保肝和抗黃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作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根隨時可采,夏季枝葉密茂時砍下枝條,摘下葉,分別曬干。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694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