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楠皮,中藥名。為樟科植物紅楠Machilus thunbergii Sieb.et Zucc.的根皮、樹皮。具有溫中順氣,舒經活血,消腫止痛的功效。主治嘔吐腹瀉,小兒吐乳,胃呆食少,扭挫傷,轉筋,足腫。
中文名稱
紅楠皮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溫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溫中順氣,舒經活血,消腫止痛。主治嘔吐腹瀉,小兒吐乳,胃呆食少,扭挫傷,轉筋,足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熏洗。化學成分 樹皮含鞣質0.48%,樹脂12.38%,橡膠0.688%,多量粘液質。根含芐基異喹啉生物堿:N-去甲亞姜罌粟堿和牛心果堿。心材含廿四烷酸、槲皮素,dl-兒茶精等。心材可作驅蚊香原料。葉含粘液質是多糖和蛋白質的復合物,其粘多糖部分的組成成分是阿拉伯糖、木糖、鼠李糖、半乳糖、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葉和小枝含肉豆蔻酸等。相關論述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扭挫傷筋,根或樹皮加食鹽搗爛敷;治吐瀉不止,樹皮煎水服;治轉筋足腫,樹皮煎湯熏洗。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呆,剝取根皮或樹皮,刮去栓皮洗凈,切段,鮮用或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01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