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仙米,中藥名。為念珠藻科念珠藻屬植物念珠藻Nostoc commune Vauch.[Stratonostoc commune(Vauch.)Flenk.]或其同屬植物的藻體。具有清熱明目,益氣收斂的功效。主治目赤紅腫,夜盲癥,燙火傷,久痢,脫肛。
中文名稱
葛仙米別名
地耳、地踏菇、鼻涕肉、天仙菜、天仙米、地軟、地木耳性味歸經
味甘、淡,性寒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明目,益氣收斂。主治目赤紅腫,夜盲癥,燙火傷,久痢,脫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外用:研粉調敷。化學成分 含肌紅蛋白,β-胡蘿卜素,海膽烯酮,雞油菌黃質,磷脂,甾醇及其葡萄糖甙、香樹脂醇類,蛋白質,鐵,鈣和維生素C等。相關論述1、《藥性考》:清神解熱,痰火能療。
2、《綱目拾遺》:解熱,清膈,利腸胃。
4、江西《草藥手冊》:治目赤紅腫。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夜盲癥:地軟二兩,當菜常食。(《陜西中草藥》)
2、治湯火傷:地軟五錢。焙干研粉,菜油調敷患處,或加白糖三錢,香油調敷患處。(《陜西中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5-9月雨后采收,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藻體形似木耳。質堅固,外被透明的膠質物。干后卷縮,呈灰褐色,易碎裂,鮮品藍綠色。具青草氣,味淡。顯微鑒別藻絲體由念珠狀單列有異形胞的藻絲組成,藻絲細胞短桶形或近球形,多數長較寬小,長約5μm,異形胞近球形,直徑約7μm。繁殖細胞和營養細胞等大,極罕見,外壁平滑無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1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