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花,中藥名。為錦葵科木槿屬植物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 L.的花。具有清肺,涼血,利濕,解毒的功效。主治肺熱咳嗽,咯血,鼻衄,崩漏,白帶,痢疾,赤白濁,癰腫毒瘡。
中文名稱
扶桑花別名
花上花、大紅花、土紅花、大紅牡丹花、吊鐘花性味歸經
味甘,性寒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肺,涼血,利濕,解毒。主治肺熱咳嗽,咯血,鼻衄,崩漏,白帶,痢疾,赤白濁,癰腫毒瘡。
用法用量1、內服:煎湯,15-30g。
2、外用:搗敷。
注意事項 《本草求原》:多食動火,發瘡節。化學成分花含黃酮類:槲皮素-3-二葡萄糖苷、槲皮素-3,7二葡萄糖苷、矢車菊素-3,5-二葡萄糖苷、矢車菊素-3-槐糖苷-5-葡萄糖苷、山柰酚-3-木糖基葡萄糖苷、矢車菊雙苷、槲皮素、矢車菊素、矢車菊素-3-槐糖苷等。
藥理作用1、降壓作用:朱槿中含苷類物質,對麻醉犬有降壓作用,40-80mg/kg靜脈注射此苷(非純品)可急劇降壓,稍回升后又復降低持續1-2h,此降壓作用不受阿托品影響。
2、對平滑肌的作用:朱槿對平滑肌(大鼠、兔、豚鼠小腸,大鼠、犬及兔支氣管、兔子宮等)有致痙的作用,可被阿托品阻斷。能收縮蛙腹直肌并能被筒箭毒所部分拮抗。在小腸平滑肌標本上,0.1-0.3mg/ml的苷類物質在引起收縮以后,可轉向松弛,并拮抗5羥色胺、乙酰膽堿、組胺、氯化鋇引起的痙攣。后者乃對平滑肌的直接抑制作用,與興奮膽堿受體的致痙作用,似乎并非同一物質。
3、抗生育作用:朱槿花莖提取物250mg/kg灌服雄鼠30d,性器官和副性器官減重明顯;各種細精管成分明顯退化,精母細胞消失,除精原細胞和支持細胞外,其余生精成分均缺。如間質細胞萎縮,副性器官呈無腺性。妊娠5-8天雌鼠,每日口服朱槿花苯提取物(1g/kg),終止妊娠率達92%,此作用與孕激素水平下降有關。
相關論述1、《廣東新語》:“潤容補血。”(引自《綱目拾遺》)
2、《本草求原》:“有紅白二種,白者治白痢白濁,紅者治紅痢赤濁,悅顏益壽。”
3、《嶺南采藥錄》:“清肺熱,去痰火,理咳嗽。”
4、《四川常用中草藥》:“清熱,活血。治月經不調,紅崩,白帶。”
5、《福建藥物志》:“清熱消腫。主治尿路感染,腮腺炎,乳腺炎,療瘡癤腫。”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癰疽,腮腫:扶桑葉或花,同白芙蓉葉、牛蒡葉、白蜜研膏敷之。(《綱目》)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花半開時采摘,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本品皺縮成長條狀,長5.5-7cm。小苞片6-7枚線形,分離,比萼短。花萼黃棕色,有星狀毛,5裂,裂片披針形或尖三角形;花瓣5,紫色或淡棕紅色,有的為重瓣,花瓣頂端圓或具粗圓齒,但不分裂。雄蕊管長,突出于花冠之外,上部有多數具花藥的花絲。子房5棱形,被毛,花柱5。體輕,氣清香,味淡。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1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