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花,中藥名。為麥角菌科棒束孢屬真菌蟬棒束孢菌Isaria cicadae Miquel的孢梗束、蟲草屬真菌大蟬草 Cordyceps cicadae Shing的子座及其所寄生的蟲體。具有疏散風熱,熄風止痙,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外感風熱,發熱,頭昏,咽痛;麻疹初期,疹出不暢;小兒驚風,夜啼;目赤腫痛,翳膜遮睛。
中文名稱
蟬花別名
冠蟬、蟲花、堰花性味歸經
味甘,性寒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疏散風熱,熄風止痙,明目退翳。主治 外感風熱,發熱,頭昏,咽痛;麻疹初期,疹出不暢;小兒驚風,夜啼;目赤腫痛,翳膜遮睛。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化學成分 大蟬草果實含半乳甘露聚糖,由D-甘露糖和D半乳糖以4:3比例組成。蟲體部分含多糖CI-5N,CP及CI-A。藥理作用1、抗腫瘤作用:大蟬草多糖(galactomannan)有抗腫瘤作用。
2、中樞神經系統作用:小鼠腹腔注射天然蟬花或人工培養品稀醇提取物能明顯減少其自主活動,延長戊巴比妥鈉和水合氯醛所致睡眠時間,提高閾下催眠量戊巴比妥鈉的小鼠入眠率;延長中樞興奮藥士寧和戊四氮所致辭小鼠驚厥的潛伏時間。經化學刺激法和熱板法證明:兩者鎮痛作用明顯。給正常和酵母致熱大鼠腹腔注射,具有明顯的降溫作用。另有資料進一步證明,蟬花及其人工培養物,有明顯的鎮痛、鎮靜及解熱作用。
毒理作用 天然蟬化乙醇提取物小鼠灌胃60g/kg,觀察72h,20只小鼠無1只死亡,給藥后動物僅活動減少,24h后均恢復正常。腹腔注射的LD50為12.5±2.1g/kg,毒性反應表現為扭體、活動減少、呼吸困難直至死亡。亞急性毒性實驗表明,三組大鼠分別以1g/kg,3g/kg,9g/kg灌胃給藥,連續28d,結果動物的血常規,肝、腎功能和心電圖均未見異常改變,對心、肝、脾、肺、腎等重要臟器病理學檢查也未見明顯異常改變。相關論述1、《證類本草》:“主小兒天吊,驚癇,瘋,夜啼,心悸。”
2、《綱目》:“功同蟬蛻。又止瘧。”
3、《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能明目散翳。治虛人久翳不退。”
4、《福建藥物志》:“安神解痙,平肝熄風。主治小兒驚風,破傷風,心煩難寐。”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痘疹遍身作癢:蟬花(微炒)、地骨皮(炒黑)各30g。研末,每服1茶匙,水酒調服。(劉波《中國藥用真菌》)
2、治白膜遮睛:蟬花一兩,菊花四兩,白蒺藜二兩。上為末,每服三錢,清水調下。(《秘傳眼科龍木論》
3、治翳膜遮睛:蟬花、甘菊花、草決明各等分。研末,每服6g,茶水少許調下。(《云南中草藥選》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6-8月間,自土中挖出,去掉泥土,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帶菌的干燥蟲體,蟲體長橢圓形,微彎曲,長約3cm,徑約1-1.4cm,形似蟬蛻,頭部有數枚灰黑色或灰白色的孢梗束,長條形或卷曲,或有分枝,長約2-5cm,質脆易斷。蟲體表面棕黃色,大部為灰白色菌絲所包被,折斷后,可見蟲體內充滿粉白色或類白色松軟物質。氣微香。以具孢梗束、個大、完整、肉白、氣香者為佳。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28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