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血竭,中藥名。為蓼科蓼屬植物草血竭Polygonum paleaceum Wall.的根莖。具有散瘀止血,下氣消積解毒,利濕的功效。主治癥瘕積聚、跌打損傷,外傷出血,吐血,咯血,衄血,經閉,崩漏,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食積停滯,痢疾,腸炎,水腫,瘡毒,蛇咬傷,燙火傷。
中文名稱
草血竭別名
草血結、回頭草、土血竭、拱腰老、迂頭雞、一口血、蛇疙瘩、拳參、鳶頭雞、紫花根、地蜂子地黑蜂、老腰弓性味歸經
味苦、辛,性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散瘀止血,下氣消積解毒,利濕。主治 癥瘕積聚跌打損傷,外傷出血,吐血,咯血,衄血,經閉,崩漏,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食積停滯,痢疾,腸炎,水腫,瘡毒,蛇咬傷,燙火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研末,1.5-3g,或浸酒。外用:研末調敷。化學成分 草血竭根莖含混合性鞣質。藥理作用1、抗炎鎮痛作用:草血竭乙醇提取物對二甲苯致小鼠耳腫和角叉菜膠致小鼠足腫均有抑制作用,熱板法試驗有鎮痛作用,其抗炎機制與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質過氧化、穩定溶酶體膜和減少炎性細胞因子如Ⅱ1B和TNFa的生成有關。
2、抗腫瘤作用:草血竭在體內外均有抗腫瘤作用,草血竭體外抑制K562和HL-60的IC50為26.2-36.7mg/L、1.6g/kg,對S180和Hep抑制率分別為47.3%和52.9%。
3、對胃腸功能的影響:草血竭提取物能抑制小鼠排便反射,延緩胃排空,抑制腸內容物推進,并有鎮痛作用,但不影響兔離體腸管自發性和乙酞膽堿誘發的收縮。
相關論述1、《滇南本草》:“寬中下氣,消宿食,消痞塊年久堅積板硬,胃氣疼,面寒疼,婦人癥瘕。消浮腫,破瘀血,止咳嗽。”
3、《全國中草藥匯編》:“活血散瘀,止血止痛,收斂。治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腸炎,月經不調,跌打損傷。”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男女痞塊疼痛,癥瘕積聚:草血竭焙為末。每服一錢,砂糖熱酒服。氣盛者,加檳榔、臺鳥。(《滇南本草》)
2、治跌打損傷腫痛:草血竭15g,接骨草(陸英)18g。水煎,加酒少許兌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
3、治外傷出血:草血竭研粉,外涂傷口。(《云南中草藥選》
4、治吐血,咯血,衄血:草血竭15g,血盆草30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
5、治菌痢:草血竭干粉3-5g,吞服,每日3次。(《云南中草藥選》)
6、治寒濕氣浮腫:草血竭三錢茴香根三錢,草果子二錢。共為末,同鰍魚煮吃三四次。(《滇南本草》)
7、治水腫、脅下有包塊:草血竭15g,馬鞭草18g,大薊30g。水煎服。(出自《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
8、治瘡腫及蛇傷:草血竭研末,適量外敷。(出自《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
9、治燙傷,火傷鳶頭雞:研末3g,冰片1.5g。調蓖麻油外搽患處。(出自《貴州草藥》)
10、治母豬瘋:鳶頭雞研末3g,白礬末1.5g。開水吞服。(出自《貴州草藥》)
11、治產后血虛:鳶頭雞9g,玉竹15g,萓草根6g。燉肉吃。(出自《貴州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8-10月采挖,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莖扁圓柱形,常彎曲,兩端略尖,一面隆起,另面微有凹槽,長2-6cm,直徑0.8-2cm。表面紫褐色至黑褐色,具密粗環紋,并有殘留細根及根痕。質硬,不易折斷,折斷面不平坦紅棕色或灰棕色維管束點25-40個,斷續排列成環。氣微,味澀、微苦。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29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