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莢殼,中藥名。為豆科巢菜屬植物蠶豆Vicia faba L.的果殼。具有止血,斂瘡的功效。主治咯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手術出血,燒傷,天皰瘡。
中文名稱
蠶豆莢殼別名
蠶豆黑殼性味歸經
味苦、澀,性平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功效作用
功能 止血,斂瘡。主治咯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手術出血,燒傷,天皰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炒炭研細末調敷。化學成分 含β-(3-(β-D-吡喃葡糖氧基)-4-羥苯基)-L-丙氨酸。也含甘油酸。藥理作用 豆莢所含甘油酸,對兔皮下注射有利尿作用。相關論述1、姚可成《食物本草》:燒灰涂天泡瘡。
2、《現代實用中藥》:治一切出血。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用于止血:對咯血、鼻衄、尿血、消化道出血、手術野出血等,均有療效。㈠煎劑:鮮豆莢半斤,水煎,每日2次分服。用于中、小量咯血。㈡散劑:將蠶豆莢煎劑過濾、濃縮,加熱干燥后研粉。日服3次,每次0.5克。用于鼻衄及血尿病人,有暫時止血作用。㈢注射液:用豆莢散劑制成20%注射液,每日2次,每次5毫升,肌肉注射。用于肺結核咯血。也可用消毒紗布浸藥液直接用于手術野止血。豆莢止血作用的原理,有待進一步研究。相關配伍1、治天泡瘡:蠶豆黑殼,燒灰存性,研末,加枯礬少許,菜油調敷。(《綱目拾遺》)
2、治天皰瘡、水火燙傷:蠶豆莢殼炒炭研細,用麻油調敷。(《上海常用中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9月果實成熟呈黑褐色時采收除去種子、雜質,曬干。或取青莢殼鮮用。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32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