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竹根,中藥名。為蔦尾科蔦尾屬植物蝴蝶花Iris japonica Thunb.的根莖或根。具有殺蟲,通便,利水,解毒的功效。主治蟲積腹痛,食積腹脹,熱結便秘,水腫,癥瘕,臌脹,久瘧,牙痛,咽喉腫痛,瘡腫,瘰疬,跌打損傷,子宮脫垂,蛇犬咬傷。
中文名稱
扁竹根別名
土知母、鴨兒參、下搜山虎、鐵扁擔性味歸經
味苦、辛,性寒毒性
小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殺蟲,通便,利水,解毒。主治蟲積腹痛,食積腹脹,熱結便秘,水腫,癥瘕,臌脹,久瘧,牙痛,咽喉腫痛,瘡腫,瘰疬,跌打損傷,子宮脫垂,蛇犬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或研末;或泡酒。外用:鮮品搗敷。禁忌 脾虛便溏及孕婦禁服。化學成分根莖含鳶尾醛類:異德國鳶尾醛,射干醛,28-去乙酰基射干醛,16-O-乙酰基異德國鳶尾醛。并含有鳶尾醛的脂肪酸酯,洋鳶尾醛等。
相關論述1、《草木便方》:“治水飲積聚,食積,蠱毒邪氣,瘰疬,瘋狗咬傷,殺鬼魅。”
2、《草藥新纂》:“治咽喉腫痛,采根搗汁漱口。”
3、《分類草藥性》:“消飽脹,噙蛾子,并治跌打損傷。”
4、《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利尿逐水。治腎炎水腫。”
5、《上海常用中草藥》:“瀉下通便,治便秘。”
6、《貴州草藥》:“清熱解毒,固脫,殺蟲。治臌脹,年久瘧疾,蛔蟲積痛,牙痛,子宮脫垂。”
7、《貴州民間方藥集》:“健脾胃,利水消腫。治臌脹,消化不良等。”
8、《湖南藥物志》:“滋陰降火,止渴除煩。治肺勞咳血,小兒發熱。”
9、《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行氣。治毒蛇咬傷,腸梗阻。”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食積腹脹:扁竹根、臭草根、香附子各9g。煎水服。(《萬縣中草藥》)
2、治急性黃疸型肝炎:蝴蝶花根15g,車前草、茵陳各0g。煎服。(《安徽中草藥》)
3、治腎炎水胂,便秘:(扁竹根)鮮根狀莖15g,水煎服;或鮮根狀莖12-30g,搗爛敷臍部,每日換藥1次。(《浙江藥用植物志》)
4、治子宮脫垂:扁竹根60g,搗絨炒熱,包患處。(《貴州草藥》)
5、治小兒發熱:蝴蝶花根6g,佛甲草9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6、治風寒腫結:紫燕鮮莖根60g,活蟾蜍1只。同搗為泥,敷于患處。每日換2次。(福州臺江《民間實用草藥》)
7、治毒蛇咬傷:扁竹根、蓍草各等分。搗爛敷患處(《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6-7月采挖,鮮用或切片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38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