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荔,中藥名。為桑科植物薜荔Ficus pumila L.的莖、葉。具有祛風,利濕,活血,解毒的功效。主治鳳濕痹痛,瀉痢,淋病,跌打損傷,癰腫瘡癤。
中文名稱
薜荔別名
薜、牡贊、木蓮、木蓮藤、過水龍、薜萼性味歸經
味酸,性平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利濕,活血,解毒。主治 鳳濕痹痛,瀉痢,淋病,跌打損傷,癰腫瘡癤。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鮮品2~3兩);搗汁、浸酒或研末。外用;搗汁涂或煎水熏洗。化學成分 本植物乙醇浸出液中分離得5種晶體:內消旋肌醇、蕓香甙、β-谷甾醇、蒲公英賽醇乙酸酯和β--香樹脂醇乙酸酯。本植物有一定的抗腫瘤作用。種子中含一種凝膠質樣物質約13%,水解生成葡萄糖、果糖及阿拉伯糖。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①洽風濕痛,手腳關節不利:薜荔藤三至五錢,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②治腰痛、關節痛:薜荔藤二兩。灑水各半同煎,紅糖調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③治疝氣:薜荔藤(用結果的主藤)一兩,三葉木通根二兩。水煎去渣,加雞蛋一個煮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④治血淋痛澀:木蓮藤葉一握,甘草(炙)一分。日煎服之。(《綱目》)
⑤治尿血、小便不利、尿道刺痛:薜荔一兩,甘草一錢,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⑥治病后虛弱:薜荔藤三兩,煮豬肉食。(《湖南藥物志》)
⑦治先兆流產:薜荔鮮枝葉(不結果的幼枝)一兩,荷葉蒂七個,f麻根一錢。水煎去滓,加雞蛋三個,同煮服。或單用薜荔枝葉亦可。(《江西草藥》)
⑧治小兒瘦弱:薜荔藤二兩,蒸雞食。(《湖南藥物志》)
⑨治嬰兒濕疹:鮮薛荔葉二兩,黃連三錢。加米湯適量擂爛,以汁搽患處;或同時服汁二、三匙,一日二次。(贛州《草醫草藥簡便驗方匯編》)
⑩治瘡癤癰腫:薛荔一兩,煎服;另用鮮葉搗爛敷患處。(《上海常用中草藥》)
⑾治癰腫:鮮薛荔葉、鮮爵床各等量,酒水煎服;另用鮮葉搗爛敷患處。(《福建中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4-6月間采取帶葉的莖枝,曬干,除去氣根。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干燥莖枝呈圓柱形,細長而彎曲,直徑1~4毫米,表面棕褐色,常散生有攀援根或點狀突起的根痕;質堅韌或脆,折斷面黃色或黃褐色,髓部圓點狀,黃白色,偏于一側。莖枝上的葉互生,葉片橢圓形,先端鈍圓,通常卷折,棕綠色或黃褐色,革質。氣弱,味淡。以莖細、均勻、帶葉者為佳。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3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