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荔根,中藥名。為桑科植物榕屬薜荔Ficus pumila L.的根。具有祛風除濕,舒筋通絡的功效。主治風濕痹痛,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水腫,瘧疾,閉經,產后瘀血腹痛,慢性腎炎,慢性腸炎,跌打損傷。
中文名稱
薜荔根性味歸經
味苦,性平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除濕,舒筋通絡。主治 風濕痹痛,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水腫,瘧疾,閉經,產后瘀血腹痛,慢性腎炎,慢性腸炎,跌打損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加倍。相關論述1、《天目山藥用植物志》:“治關節痛。”
2、《福建藥物志》:“治坐骨神經痛,瘧疾,勞倦乏力,子宮脫垂,閉經,產后瘀血痛,睪丸炎,脫肛,跌打損傷,扭傷,凍瘡。”
3、《浙江藥用植物志》:“清熱解毒,活血利尿。主洽慢性腎炎,慢性腸炎,腰肌勞損。”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關節痛:
(1)薜荔粗根120-150g,上肢病加白牛膝,下肢病加川牛膝為引。水煎沖酒服。(《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2)薜荔根、南天竹根各30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2、治坐骨神經痛:薜荔根、柘樹根各30g,南蛇藤根9-15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3、治水腫:薜荔根莖9-15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4、治瘧疾:薜荔根60g,香附、葉下珠各30g。水煎服。
5、治跌打損傷:薜荔根60g,變葉榕根30g,酌加酒水煎服;另取莖、葉共1kg,酌加酒水煎湯熏洗,或炒焦研末調酒敷傷部。(4、5方出自《福建藥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收,鮮用或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3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