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姑葉,中藥名。為澤瀉科慈姑屬植物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var.sinensis(Sims)Makino或野慈姑S.trifolia L.的地上部分。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化瘀,利水消腫的功效。主治咽喉腫痛,黃疽,水腫,惡瘡腫毒,丹毒,瘰疬濕疹,蛇蟲咬傷。
中文名稱
慈姑葉性味歸經
味苦、微辛,性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涼血化瘀,利水消腫。主治咽喉腫痛,黃疽,水腫,惡瘡腫毒,丹毒,瘰疬濕疹,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1、內服:煎湯,10-30g;或搗汁。
2、外用:研末調敷,或鮮品搗敷。
注意事項 不宜久敷。化學成分 慈姑全草含慈姑醇。相關論述1、《日華子》:“研敷蛇蟲咬。”
2、《本草圖經》:“涂敷諸惡瘡腫及小兒游瘤丹毒。”
3、《重慶草藥》:“治魚口,兼能治糞毒。”
4、《貴州草藥》:“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洽黃疽,水腫。”
5、《沙漠地區藥用植物》:“治淋巴結核。”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黃疸:病水慈姑、倒觸傘各30g。煨水服。(《貴州草藥》)
2、治水腫:水慈姑、水折耳、水燈心各15g,水菖蒲9g。煨水服。(《貴州草藥》)
3、治難產及胞衣不下:鮮野慈姑或莖葉洗凈,切碎,搗爛絞汁1小杯,以溫黃酒半杯和服。(《東北藥用植物》)
4、治諸惡瘡腫及小兒游瘤丹毒:鮮剪刀草莖葉搗如泥,冷水調如糊,以雞羽掃上,腫便消退。(《本草圖經》)
5、治淋巴結核:慈姑葉搗爛敷患處。(《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6、治小兒濕疹,蕁麻疹:鮮剪刀草搗爛外敷。(《紅安中草藥》)
7、治毒蛇咬傷:鮮剪刀草60g。搗汁服,并用渣外敷傷處(不封口)。(《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初霜后,莖葉黃枯,球莖充分成熟,自此至翌春發芽前,可隨時釆收。采收后,鮮用或曬干用。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41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