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蓋草,中藥名。為唇形科野芝麻屬植物寶蓋草 Lamium amplexicaule L.的全草。具有活血通絡,解毒消腫的功效。主治跌打損傷,筋骨疼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面癱,黃疸,鼻淵,瘰疬,腫毒,黃水瘡。
中文名稱
寶蓋草別名
接骨草、蓮臺夏枯草、燈籠草、珍珠蓮、佛座、連錢草大銅錢七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微溫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濕,活血祛風,消腫解毒。主治 黃疸型肝炎,淋巴結結核,高血壓,面神經麻痹,半身不遂;外用治跌打傷痛,骨折,黃水瘡。用法用量 用量9-15g。外用適量,搗爛敷或研粉撒患處。化學成分 含多種環烯醚萜苷類:野芝麻苷、7-去乙酰野芝麻苷、野芝麻酯苷、野芝麻新苷、7-去甲-6-羥基山梔苷甲酯、山梔苷甲酯、假杜鵑素、7-乙酰基野芝麻新苷、5-去氧野芝麻苷、6-去氧野芝麻苷。相關論述1、《滇南本草》:“治筋骨痰火疼痛,手足麻木不仁,祛周身游走之風,散瘰疬手足痰核,治跌打損傷,接骨,止腦漏鼻淵,包痰火紅腫疼痛。”
2、《滇南本草圖說》:“治跌打損傷,骨碎筋斷,酒下如神,或左癱右瘓,四肢不仁,服之即愈。”
3、《植物名實圖考》:“養筋活血,止遍身疼痛。”
4、《貴州草藥》:“清熱利濕,驅風,解毒,化瘀鎮痛。”
5、《湖南藥物志》:“通絡,祛痰,開竅。”
6、《全國中草藥匯編》:“治黃疸型肝炎,高血壓,面神經麻痹,半身不遂。”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跌打損傷,紅腫疼痛,不能落地:接骨草、苧麻根、蜂蜜、雞蛋清、大薊共五味,搗爛包患處,一宿一次,日久腫疼加生姜、蔥頭三棵,再包。(出自《滇南本草》)
2、治女子兩腿生核,形如桃李,紅腫硬痛接骨草三錢,引點水酒服,五服后痊愈。至二年又發,加威靈仙、防風、虎掌草,三服而愈3、治口歪眼斜,半身麻木疼痛接骨草、防風、鉤藤、膽南星,引點水酒、燒酒服。(出自《滇南本草》)
4、洽腦漏疼痛,鼻流黃涕腥臭:接骨草三錢,增補加香白芷、川芎、蒼耳子,引點水酒服。(出自《滇南本草》)
5、治高血壓,小兒肝熱:接骨草6g,山土瓜6g,包谷須1、5g。水煎服。(《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6、治跌傷骨折:寶蓋草、園麻根、續斷各60g。搗爛加白酒少許,敷患處。(出自《湖南藥物志》)
7、治黃疸型:肝炎寶蓋草9g,夏枯草9g,木賊9g,龍膽草9g。水煎服。(出自《湖南藥物志》)
8、治小兒腹瀉:寶蓋草9-15g。水煎服。(出自《西寧中草藥》)
9、治無名腫毒:寶蓋草15g。水煎服,每日3次,藥渣敷患處。(出自《西寧中草藥》)
10、治筋骨酸痛:寶蓋草60g,白酒250g。浸泡數日后,每次15g,每日3次。(《青島中草藥手冊》)
11、治淋巴結核:(1)寶蓋草嫩苗30g,雞蛋2只。同炒食。(2)寶蓋草60-90g雞蛋2-3只。同煮,蛋熟后去殼,繼續煮半小時。食蛋飲湯。(3)鮮寶蓋草60g。搗爛取汁,藥汁煮沸后服均隔日1次,連服3-4次。(蘇醫《中草藥手冊》)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6-8月采收全草,曬干或鮮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莖呈方柱形,長5-45cm,表面略帶紫色,被稀疏毛茸。葉多皺縮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腎形或圓形,基部心形或圓形,邊緣具圓齒或小裂,兩面被毛;莖生葉無柄,根出葉具柄。輪傘花序。小堅果長圓形,具3棱,先端截形,褐黑色,表面有白色疣突。質脆。報導微,味苦。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4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