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醬,中藥名。為敗醬科敗醬屬植物黃花敗醬 Patrinia scabiosa folia Fisch.ex Trev.和白花敗醬P.villosa(Thunb.)Juss.【Valeriana villosa Thunb.】的全草。具有清熱解毒,破瘀排膿的功效。主治腸癰,肺癰,痢疾,帶下,產后瘀滯腹痛,熱毒癰腫。
中文名稱
敗醬別名
鹿腸、鹿首、馬草、澤敗、鹿醬、酸益、敗醬草、苦菜、苦蕻、野苦菜、苦齋公、豆豉草、豆渣草、觀音菜、白苦爹、苦苴、苦葉菜、萌菜、女郎花性味歸經
味苦、辛,性微寒;歸肺、大腸、肝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破瘀排膿。主治 腸癰,肺癰,痢疾,帶下,產后瘀滯腹痛,熱毒癰腫。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鮮品搗敷患處。禁忌 脾胃虛弱及孕婦慎服。注意事項 《本草匯言》:久病胃虛牌弱,泄瀉不食之癥,一切虛寒下脫之疾,咸忌之。化學成分 白花敗醬含有揮發油,干燥果枝含黑芥子甙等。根與根莖中含莫羅忍冬甙、番木鱉甙、白花敗醬甙等。黃花敗醬根和根莖含齊墩果酸、常春藤皂甙元、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多種皂甙中已知結構的有敗醬皂甙C、D、C1、D1,黃花敗醬皂甙A、B、C、D、E、F、g。根中尚含揮發油8%、生物堿。鞣質、淀粉。白花敗醬根、根莖含白花敗醬甙、馬錢子甙、莫羅忍冬甙。全草含白花敗醬醇,白花敗醬醇甙,齊墩果酸,棕櫚酸,還含肌醇。藥理作用1、鎮靜作用:黃花敗醬的根和根莖乙醇或甲醇浸出物30g(生藥)/kg或其揮發油(黃花龍芽精)以0.2g/kg口服,可使小鼠活動減少,呈安靜狀態,并顯著延長戊巴比妥鈉或環已巴比妥鈉的睡眠時間,甲醇提取物可致血清氨基轉移酶升高和肝組織病理改變。黃花龍芽精0.133g/kg口服,可使戊巴比妥鈉閾下劑量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說明鎮靜作用為直接的中樞作用。皂苷和除去揮發油的浸膏在小鼠試驗中沒有鎮靜作用,也不能增強黃花龍芽精的鎮靜作用。黃花敗醬中含有的少量揮發油黃花龍芽精是其鎮靜作用的主要有效部分。
2、抗菌、抗病毒作用:黃花敗醬和白花敗醬各自的口服液、煎劑、沖劑(均為10%)進行體外抑菌試驗,發現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較強,黃花敗醬沖劑、口服液的最小抑菌濃度(MIC)均為0.0313g/ml,煎劑的效價(該濃度時,細菌不能生長)為1:64;白花敗醬沖劑MIC為0.0713g/ml,煎劑的效價為1:64.對志賀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白色葡萄球菌等病菌,上述藥物抑制作用較弱。以組織培養技術測定,發現敗醬草水或醇提取液(均含生藥10mg/kg)對I型單純皰疹病毒有較強的抑制作用。白花敗醬全草的水煎液在雞胚內對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不明顯。
3、保肝利膽作用:黃花敗醬具有促進肝細胞再生、防止肝細胞變性的作用,并可抗肝炎病毒,使肝細胞炎癥消失,使毛細膽管疏通,使肝臟功能得以改善。黃花敗醬根之煎劑能促進膽汁分泌,分離出的皂苷能提高血清氨基轉移酶的活性。
4、對血液系統作用:黃花敗醬能明顯對抗環磷酰胺所致的白細胞數降低,對核細胞的測定表明,可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其升高白細胞作用與維生素B4、鯊肝醇相近。
5、其他:100%敗醬液加入10mg內毒素,可降低其活性,減毒倍數為8.7。
毒理作用 黃花敗醬醇浸膏30g/kg灌服,對小鼠有輕度呼吸抑制和輕度致瀉作用。黃花龍芽精200mg/kg口服,未觀察到呼吸抑制等副作用,但與對照組比較有多尿現象。黃花敗醬根的甲醇提取物可使小鼠血清氨基轉移酶升高,并有組織病理改變。相關論述1、《本纖:“主暴熱火瘡、赤氣,疥瘙疽痔,馬鞍熱氣。”
2、《別錄》:“除癰腫,浮腫,結熱,風痹不足,產后疾痛。”
3、《藥性論》:“治毒風瘡痹,主破多年凝血,能化膿為水及產后諸病。止腹痛,余(《大觀本草》作“除”)疹,煩渴。”
4、《日華子》:“治赤眼障膜胬肉,聘耳,血氣心腹痛,破癥結,產前后諸疾,催生落胞,血運,排膿,補瘺,鼻洪,吐血,赤白帶下,瘡痍疥癬,丹毒。”
5、《藥性切用》:“瀉熱解毒,破血排膿,為外科專藥。”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腸癰之為病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脹,腹無積聚,身無熱,脈數,此為腸內有癰膿: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敗醬五分。上三味,杵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減半,頓服,小便當下。(《金匱要略》慈苡附子敗醬散)
2、治吐血衄血,因積熱妄行者:敗醬二兩,黑山梔三錢懷熟地五錢,燈心草一錢。水煎,徐徐服。(《本草匯言》引《碩虎齋醫話》)
3、治產后腹痛如錐刺者:敗醬五兩。水四升,煮二升,每服二合,日三服。(《衛生易簡方》)
4、治無名腫毒鮮:(敗醬)全草30-60g。酒水各半煎服;渣搗爛敷患處。(《閩東本草》
5、治赤白痢疾:鮮敗醬草60g,冰糖15g。開水燉服。(出自《閩東本草》)
6、治蛇咬:敗醬草250g,煎湯燉服。另用敗醬草杵細外敷。(出自《閩東本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9月采收全株,切段,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1、黃花敗醬:全體常折疊成束。根莖圓柱形,彎曲,長5-15cm,直徑2-5mm,頂端粗達9mm;表面有栓皮,易脫落,紫棕色或暗棕色,節疏密不等,節上有芽痕及根痕;斷面纖維性,中央具棕色“木心”。根長圓錐形或長圓柱形,長達10cm,直徑1-4mm;表面有縱紋,斷面黃白色。莖圓柱形,直徑2-8mm;表面黃綠色或黃棕色,具縱棱及細紋理,有倒生粗毛。莖生葉多卷縮或破碎,兩面疏被白毛,完整呈多羽狀深裂或全裂,裂片5-11,邊緣有鋸齒;莖上部葉較小,常3裂。有的枝端有花序或果序;小花黃色。瘦果長橢圓形,無膜質翅狀苞片。氣特異,味徵苦。
2、白花敗醬:根莖短,長約至10cm,有的具細長的匍匐莖,斷面無棕色“木心”;莖光滑,直徑可達1.1cm;完整葉卵形或長橢圓形,不裂或基部具1對小裂片;花白色;苞片膜質,多具2條主脈。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5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