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中藥名。為十字花科白芥屬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的嫩莖葉。具有溫中散寒,利氣化痰的功效。主治脘腹冷痛,咳嗽痰喘。
中文名稱
白芥別名
白芥性味歸經
味辛,性溫,歸胃、肺經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溫中散寒,利氣化痰。主治 脘腹冷痛,咳嗽痰喘。用法用量 內服:適量,煮食。注意事項熱證慎用。
1、《綱目》:“《肘后方》言熱病人不可食胡芥,為其性暖也。”
2、《本草從新》:“莖葉動風動氣,有瘡瘍、痔疾、便血者俱忌。”“久食則積溫成熱,辛散太甚,耗人真元,昏目發瘡?!?/p>化學成分 含白芥子甙(sinalbin),芥子酶,芥子堿(sinapine)。相關論述
1、《本草拾遺》:“主冷氣。”
2、《醫學入門》:“能發汗,散腹中冷氣作痛?!?/p>
3、《本草經疏》:“溫中除冷,發汗辟邪,豁痰利氣”
4、《本草從新》:“辛熱而散,能通肺開胃,利氣豁痰?!?/p>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3-5月采摘嫩莖葉,鮮用,或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葉片多皺縮破碎,完整葉倒卵形,長3-10cm,大頭羽裂或近全緣,頂端裂片較大,兩側裂片1-3對,邊緣波狀或具疏齒。表面墨綠色、黃綠色或枯黃色,稍粗糙,有類白色粗毛。質脆易碎,受潮變軟,氣微,搓之有辛辣氣。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54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