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雞屎藤,中藥名。為葡萄科白粉藤屬植物白粉藤Cissus repens( Wight et Arn.)Lam.的莖藤。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主治濕熱痢疾,癰腫疔瘡,濕疹瘙癢,毒蛇咬傷。
中文名稱(chēng)
白雞屎藤別名
飛龍接骨、青龍跌打性味歸經(jīng)
味苦、微酸,性寒藥材分類(lèi)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主治 濕熱痢疾,癰腫疔瘡,濕疹瘙癢,毒蛇咬傷。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鮮品倍量;或絞汁飲。外用:煎水洗或搗爛敷。禁忌 《福建藥物志》:“孕婦禁服。葉不可內(nèi)服。”相關(guān)論述1、《本草求原》:“(煎酒飲)散毒消腫,治小腸氣。”
2、《廣西本草選編》:“拔毒消腫。主治痰火瘰疬,癰瘡腫毒,毒蛇咬傷,腎炎,痢疾。”
3、《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治小兒濕疹。”
4、《福建藥物志》:“清熱解毒,消腫通乳。主治痢疾,久咳腎盂腎炎,乳汁稀少”
臨床應(yīng)用
相關(guān)配伍1、治腎炎、痢疾:白粉藤鮮莖(去汁)9-15g,水煎,加冰糖沖服。(《廣西本草選編》)
2、治瘰疬:白粉藤莖、白蘞各30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3、治閉合性骨折:飛龍接骨、蠶豆七、綠葡萄、胡椒或酒藥各適量,搗敷患部;如系開(kāi)放性骨折,去后二藥。(《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4、治產(chǎn)后乳汁稀少:白粉藤鮮藤適量,搗絞取汁,和米煮粥服。(《泉州本草》)
5、治久咳:白粉藤莖、百合各15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10月割取莖藤,切段,曬干或鮮用。我愛(ài)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yè)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5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