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蕎麥根,中藥名。為蓼科植物天蕎麥Fagopyrum cymosum Meisn.的根及根莖。具有清熱解毒,祛風利濕的功效。治咽喉腫痛,癰瘡,瘰疬,肝炎,肺癰,筋骨酸痛,頭風,胃痛,菌痢,白帶。
中文名稱
天蕎麥根別名
金鎖銀開、苦蕎頭、野蕎子、鐵石子、透骨消、藍蕎頭、蕎麥三七、開金鎖性味歸經
味酸、苦,性寒;歸辛、肺、脾、肝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祛風利濕。主治 治咽喉腫痛,癰瘡,瘰疬,肝炎,肺癰,筋骨酸痛,頭風,胃痛,菌痢,白帶。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研末。外用:搗汁或磨汁涂。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治小兒流口水(脾胃虛火):鮮苦蕎頭一兩。熬水服。(《重慶草藥》)
2、治頭頂痛、后腦痛,年久不愈:天養麥根二至四兩(鮮品加倍),野菊花六至七兩。水煎,沖黃酒、紅糖,每日早晚二次分服。(《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3、治瘰疬癢子:苦蕎頭(鮮)一斤,鐵菱角(鮮)一斤,何首烏(鮮)四兩,燉殺口內服。(《重慶草藥》)
4、治流火:鮮天蕎麥根半斤。水煎服。(《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5、治關節腫脹疼痛:天養麥全草二至三兩,水煎,飯后服。(《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6、治鼻咽癌:鮮野蕎麥、鮮漢防己、鮮土牛膝各一兩。水煎服。另取燈心草搗碎口含,用垂盆草搗爛外敷。(《全展選編腫瘤》)
7、治脫肛:鮮天蕎麥根十兩,苦參十兩。水煎,趁熱熏患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10-11月采挖,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干燥根莖呈不規則塊狀,木質;表面灰紫色,粗糙不平,多疙瘩,并有芽痕及須根;質堅硬,斷面略粗糙,淡紅棕色,中有裂隙和不規則細紋。氣微,味略酸澀。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7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