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藥,中藥名。為百合科鹿藥屬植物鹿藥Smilacina japonica A.Gray及管花鹿藥S.henryi(Baker) Wanget et Tang的根莖及根。具有補腎,活血,祛風,止痛的功效。主治腎虛陽痿,月經不調,偏、正頭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腫瘡毒。
中文名稱
鹿藥拉丁文名
Smilacina japonica A.Gray、S.henryi(Baker) Wanget et Tang別名
九層樓、盤龍七、偏頭七、螃蟹七、白窩兒七獅子七、山糜子性味歸經
味甘、苦,性溫;歸腎、肝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補腎,活血,祛風,止痛。主治 主要用于腎虛陽痿,月經不調,偏、正頭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腫瘡毒。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浸酒。外用:搗敷;或加熱熨。化學成分 鹿藥含黃酮類:異鼠李素3-O-半乳糖苷。相關論述1、《本草經疏》:鹿藥,甘能益血,甘能入脾,甘溫益陽氣,故能主風血去諸冷而益老起陽也。當與黃精、萎蕤、枸杞之類同科。氣味和平,性本無毒,補益之外。別無治療。
2、《開寶本草》:主風血,去諸冷,浸酒服之。
3、《貴州民間藥物》:治癆傷,癰毒。
4、《陜西中草藥》:祛風鎮痛,補氣血,壯筋骨。治頭痛,偏頭痛,風濕疼痛,月經不調,癆傷。
5、《西藏常用中草藥》:壯陽益腎,活血祛瘀,除風濕疼痛,治陽萎,跌打損傷。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治頭痛,偏頭痛:偏頭七、當歸、川芎、升麻、連翹各二錢。水煎,飯后服。(《陜西中草藥》)
2、治跌打損傷,無名腫毒:偏頭七,搗爛敷患處。(《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3、治癆傷:盤龍七五錢至一兩。泡酒服。
4、治瘩背:盤龍七一錢半,刺老包、紅巖百合各一錢,鮮百味連、天南星各八分,同搗絨,拌雞蛋一個,用布包在瘡上。
5、治乳癰:鮮盤龍七、青菜葉各一兩,共搗細,用布包好,放在開水里燙熱后,取出熨乳部。(3方以下出《貴州民間藥物》)
6、治月經不調:偏頭七四至五錢,水煎服。(《陜西中草藥》)
;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秋季采挖,洗凈,鮮用或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干燥根莖略呈結節狀,稍扁,長6-15cm,直徑0.5-1cm。表面棕色至棕褐色,具皺紋,先端有一至數個莖基或芽基,周圍密生多數須根。質較硬,斷面白色,粉性。氣微,味甜、微辛。以根莖粗壯、斷面白色、粉性足者為佳。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76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