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櫻葉,中藥材名。本品為薔薇科植物金櫻子Rosa laevigata Michx.的嫩葉。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止血,止帶的功效。主治癰腫疔瘡,燙傷,痢疾,閉經,崩漏,帶下,創傷出血。
中文名稱
金櫻葉別名
塘鶯e(《生草藥性備要》)性味歸經
《生草藥性備要》:味辣,性平。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解毒,活血止血,止帶。
主治主要用于癰腫疔瘡,燙傷,痢疾,閉經,崩漏,帶下,創傷出血。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內服:煎湯,9g。化學成分金櫻葉中含鞣質,除含原矢車菊素B-3,長梗馬兜鈴素,蛇含鞣質,仙鶴草酸A,仙鶴草素和金櫻子鞣質C外,還含有右旋兒茶精,木麻黃鞣亭。
相關論述1、《本草綱目》:主治癰腫,金瘡出血。
2、《生草藥性備要》:去熱消毒,洗疳瘡。
3、《湖南藥物志》:通經活血,消腫利水,生肌止痛。主治痢疾,婦女崩漏,赤白帶,月經閉滯,惡露不絕。
4、《浙江藥用植物志》:外治瘡癤、燙傷。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治癰腫:金櫻嫩葉研爛,入鹽少許涂之,留頭泄氣。(《綱目》)
2、治潰瘍久不愈合:鮮金櫻葉適量搗爛,敷于患處,日換一、二次。(《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3、治疔、魚口:金櫻葉、野花椒葉,共搗爛,敷患處。(江西《草藥手冊》)
4、治金瘡:金櫻葉三兩,桑葉一兩,嫩苧葉一兩。上搗爛敷。若欲致遠,陰干作末,敷上帛縛,止血口合。(《永類鈐方》軍中一捻金散)
5、治湯火傷:金櫻葉焙干為末,調麻油涂患處,欲愈時加入鱉甲末。(《閩東本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多鮮用。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8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