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酸漿子,中藥名。為茄科植物假酸漿Nicandra physaloides(L.)Gaertn.的種子或果實。具有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的功效。主治瘡癤腫痛、無名腫毒、小便淋瀝澀痛,風濕痹痛、腰膝酸痛。
中文名稱
假酸漿子性味歸經(jīng)
味微甘、澀,性平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尿,祛風除濕。主治主要用于瘡癤腫痛、無名腫毒、小便淋瀝澀痛,風濕痹痛、腰膝酸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研末調(diào)敷。化學成分 種子含油18.6%,其中飽和住房酸11.1%、亞油酸20.8%、油酸64.4%和不皂化物質(zhì)(豆甾醇、谷甾醇)0.83%。相關論述1、《貴州草藥》:種子:清熱退火,利尿。
2、《云南中草藥》:果實:祛風,消炎。治風濕性關節(jié)炎,瘡癰腫痛。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治發(fā)燒:假酸漿子三錢,煨水冷服。
2、治胃熱:假酸漿子、馬鞭草各三錢,煨水冷服。
3、治熱淋:假酸漿子、車前子各三錢,煨水服。(①方以下出《貴州草藥》)
4、治瘡癰腫痛,風濕性關節(jié)炎:假酸漿果實五分至一錢,水煎服。(《云南中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
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84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