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背酸藤,中藥名。為夾竹桃科酸藤屬植物酸葉膠藤Ecdysanthera rosea Hook.et Arn的根、莖或葉。具有清熱解毒,利濕化滯,活血消腫的功效。主治咽喉腫痛,口腔炎,腸炎,慢性腎炎,食滯脹滿,癰腫瘡毒,風濕痹痛,跌打腫痛。
中文名稱
紅背酸藤拉丁文名
Ecdysanthera rosea Hook.et Arn別名
酸藤、黑風藤、風藤、酸藤木、三酸藤、螞蝗藤、牛卷藤、麻骨風性味歸經
味酸,性平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利濕化滯,活血消腫。主治咽喉腫痛,口腔炎,腸炎,慢性腎炎,食滯脹滿,癰腫瘡毒,風濕痹痛,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搗汁。外用:搗敷;或煎湯洗。注意事項 孕婦慎服。化學成分本品的地上部分含有酸葉膠藤三萜酯。
相關論述1、《廣西中藥志》:消食化滯,生津止渴,殺菌,斂瘡。治食滯脹滿;外洗膿瘍。
2、《全國中草藥匯編》:利尿消腫,止痛。主治咽喉腫痛,慢性腎炎,腸炎,風濕骨痛,跌打瘀腫。
3、《湖南藥物志》:清熱消腫,健胃止汗。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風濕關節痛:(酸葉膠藤)根15g,雞血藤、千金拔各24g。水煎服。
2、治跌打損傷,瘡癤腫毒:酸葉膠藤莖15-24g,元寶草15g。水煎服。并可用鮮品搗爛敷。(1、2方出自《湖南藥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挖根、取莖,切片,曬干;葉多鮮用。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877.html




